今天看啥  ›  专栏  ›  高分子科学前沿

时隔1个多月!四川大学傅强团队,又一篇Nature大子刊!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公众号  · 化学  · 2024-11-02 07:39
    

主要观点总结

该文章介绍了四川大学傅强教授团队在塑料薄膜制造方面的创新研究。通过使用特殊技术和工艺,他们成功生产出厚度接近临界值的聚乙烯薄膜,并展示了其独特性能和潜在应用。相关工作揭示了接近加工极限的塑料薄膜的先进加工策略、独特性能和更广泛的应用,并在Nature Chemical Engineering和Nature Nanotechnology期刊上发表了相关论文。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创新技术突破塑料薄膜制造的限制

作者团队通过调节塑料链的纠缠密度,确定了最大拉伸加工窗口,并在拉伸过程中引入松弛,实现了动力学上稳定的超薄薄膜。这种方法使聚乙烯薄膜的厚度减少到约12纳米,接近其临界厚度。

关键观点2: 独特性能优于传统材料

这种临界厚度的聚乙烯显示出高机械强度、异常的界面特性和高纵横比。这些性能使其成为核聚变点火支持、薄型透气表皮传感器等高性能应用的理想材料。

关键观点3: 研究成果发表在顶尖期刊上

相关工作以题为“Scalable production of critically thin polyethylene films via multistep stretching”和“Mechanochemistry-mediated colloidal liquid metals for electronic device cooling at kilowatt levels”发表在《Nature Chemical Engineering》和《Nature Nanotechnology》期刊上,展示了该研究的先进性和重要性。

关键观点4: 生产超薄PE薄膜的核心方法

作者通过微调分子链缠结,探索了动力学技术,克服了生产超薄PE薄膜的主要障碍。他们开发的小幅度多间隔拉伸(SAMIS)方法,使C-PE薄膜厚度薄至12nm,而不会影响结构。这项工作为塑料薄膜生产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基础方法。


文章预览

塑料薄膜是使用最多的材料之一。在许多应用中,都需要高强度和低厚度。最近,独立塑料薄膜的厚度已降至微米、200 纳米甚至 60 纳米。由于加工性与 “超薄 ”尺度(约 100-200 纳米以下)的稳定性之间存在冲突,因此进一步推进这一界限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 为了克服这种权衡, 四川大学 傅强教授 团队 调节了塑料链的纠缠密度,以确定最大拉伸加工窗口。然后, 在拉伸过程中引入松弛,以在动力学上稳定超薄薄膜 。这样, 聚乙烯薄膜的厚度就减少到了约 12 纳米,接近其临界厚度 。这种临界厚度的聚乙烯显示出 不同于大体积聚乙烯的物理特性,如高机械强度(113.9 GPa (g cm -3 ) -1 )、异常的界面特性和接近 10 8  的高纵横比 。这些薄膜的潜在应用包括核聚变点火支持和薄型透气表皮传感器。该工作揭示了 接近加工极限的塑料薄膜的先进加工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