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描述了北京一些传统商场和顶流商圈面临餐饮客流稀少的问题,探讨了实体商业面临的挑战和焦虑。文章指出餐饮空间布局规划的遗留痛点以及消费者的心态变化对商场餐饮业务的影响。同时,商场也在努力改造,试图通过吸引年轻客群来推动商业发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北京传统商场和顶流商圈餐饮客流稀少
文章描述了在北京一些传统商场和顶流商圈存在餐饮客流稀少的问题,尤其是商场的高层,往往只有零星顾客,甚至一些餐厅面临闭店困境。
关键观点2: 实体商业面临的挑战和焦虑
实体商业面临来自新增商业体和电商的竞争,导致百货业态颓态尽显。一些百货商场和购物中心不得不在餐饮空间布局上进行调整以吸引客流,但仍面临焦虑。
关键观点3: 餐饮空间布局规划的遗留痛点
老百货商场虽然努力改造,但商场空间总体上仍供大于求。中式餐饮在商场中的比例下降,而休闲餐饮的比例提高。老百货商场的顶层空间往往规划给大食代以及品牌快餐等,这些品类的刚需属性强、休闲属性弱,难以吸引顾客。
关键观点4: 消费者心态的变化对商场餐饮业务的影响
消费者更加倾向于目的性消费和理性购买,对于非必需品支出有所减少。这种心态在商场顾客选择餐厅时也有所体现,大部分顾客在选择餐厅前已有明确目标,并可能通过社交媒体或点评网进行权衡。
关键观点5: 商场的应对措施
为了吸引客流,商场正在拓展亲民楼层如B1和B2,打造地下美食街,并侧重打造这些区域的品牌吸引力。同时,一些老牌商业综合体通过引入高端化妆品、国际名品等调整业态来吸引年轻客群。
文章预览
总第 3972 期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王盼 “顶楼餐厅”静悄悄 周五傍晚,北京王府井步行街,人头攒动,熙熙攘攘。 此时正值夏末秋初,这条北京的“地标型”商业步行街,汇聚了不少南来北往的游客。操着各地方言的家庭团、外国面孔的友人比比皆是。他们在繁华的商业氛围和悠久的历史底蕴中,脚踩四方砖,眼见霓虹亮起、灯光闪烁,顶尖奢华与古朴气息交融,渲染了属于皇城的夜色朦胧。 步行街两侧,汇聚了众多购物中心、品牌首店、旗舰店。在这其中,作为新中国第一店的“北京市百货大楼”典雅庄重。 内参君顺着扶梯往上走,客流大多集中在B1-2楼之间,五层、六层已是疲态尽显,6层聚宝源(老北京铜锅涮肉)有少量顾客等位,算是这层生意较好的餐厅;四川饭店上座率不足50%;旁边的金掌勺东北菜、回转寿司等,也只有稀稀拉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