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围绕建设工程中的借用资质情况展开,介绍了作为工程承包人的施工企业在实际施工中面临的各种法律风险,包括工程款支付责任风险、承担实际施工人对外债务的风险等。文章还从发包人、借用资质人、被借用资质人三方主体的视角,分别阐述了如何识别法律风险并有效防范。文章还包含关于三位专家关于借用资质情况的讲座大纲。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建设工程中的借用资质情况
介绍建设工程中借用资质情况普遍存在的问题,如被借资质人面临的风险和法律责任等。
关键观点2: 发包人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从发包人角度探讨在建设工程中如何识别和防范借用资质带来的法律风险。
关键观点3: 借用资质人的权利路径及裁判尺度
分析借用资质人在主张工程款债权方面的核心难点,如何主张工程款债权,以及相关的法律风险和应对措施。
关键观点4: 被借用资质人的法律风险防范
探讨被借用资质人在民事、行政、刑事等方面的法律风险防范措施,以及如何提出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
文章预览
在建设工程实际中,充斥着大量的 借资质施工、转包、分包 等情形。 此时,作为工程承包人的施工企业将会因为 实际施工人 这一主体的存在而面临诸多额外的法律风险,比如 工程款支付责任风险、承担实际施工人对外债务的风险、结算风险、用工责任风险 等。 由于被借资质人仅仅是名义上的权利义务主体,在承担民事责任后就需要对其损失予以补救,这种补救诉讼就是 建设工程借 资质情形下的追偿诉讼 。 从企业视角来看,建筑企业普遍依赖借资经营生存发展,此时追偿权诉讼便成为了生存必备利器—— 不但可以有效弥补非法借资质对外承担民事责任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还能防范一系列可能出现的风险 。 在过去的法律服务中,不少 建工律师 和 企业法务 都在被动应对相关诉讼,不仅导致企业在被动挨打,每一次败诉也都是对实际施工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