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在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顺利通过评审,有五处提名地扩展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山东东营黄河口候鸟栖息地被赋予世界自然遗产的新身份。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我国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鸟类数量增加,每年春秋候鸟迁徙季节,大量候鸟在此捕食、栖息。这里被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展现出了独特的自然美景。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包含上海崇明东滩、山东东营黄河口等五处提名地,扩展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在全球自然保护方面的重要成就。
关键观点2: 山东东营黄河口候鸟栖息地被认定为世界自然遗产。
这是对当地自然保护工作的肯定,同时也为未来的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观点3: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价值。
该保护区拥有我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鸟类数量增加,每年吸引大量候鸟在此迁徙,展现出独特的自然美景。
关键观点4: 黄河口被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
每年春秋季节,大量候鸟在此捕食、栖息,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鸟类国际机场”,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文章预览
7月26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顺利通过评审,上海崇明东滩、山东东营黄河口、河北沧州南大港、辽宁大连蛇岛—老铁山和辽宁丹东鸭绿江口5处提名地扩展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山东东营黄河口候鸟栖息地有了一个世界级新身份——世界自然遗产。 来源:东营广播电视台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我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鸟类由建区时的187种增加到目前的373种,珍稀濒危鸟类逐年增多,每年春、秋候鸟迁徙季节,数百万只鸟在这里捕食、栖息、翱翔,被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黄河口,感受这块土地独有的美丽与神奇! 河海交汇 黄蓝相间 从空中俯瞰,黄龙入海 雄浑的黄河和碧蓝的大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