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了防晒衣市场上UPF值被过度炒作,引发消费者防晒焦虑的现象。商家为了卖货,过度宣传UPF值,导致消费者对防晒衣的选择困难和信任危机。同时,行业缺乏统一透明的标准,让消费者难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文章指出,除了UPF值,消费者还需要关注防晒衣的其他性能,如透气性、凉感、耐洗等。最后,以蕉下为例,强调品牌公开标准的重要性,有助于解决消费者选择困难和防晒焦虑,促进品类健康发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防晒衣市场上UPF值被过度炒作,引发消费者焦虑。
商家为了卖货,制造消费者的防晒焦虑,宣传UPF值越高越好,但实际上UPF值并不一定代表更好的防晒效果。
关键观点2: UPF值并不是唯一标准,消费者还需关注其他性能。
除了UPF值,消费者在选择防晒衣时还需要关注透气性、凉感、耐洗等性能。
关键观点3: 行业缺乏统一透明的标准。
以防晒衣为代表的新兴品类发展迅猛,但缺少统一透明的标准,导致商家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关键观点4: 品牌公开标准的重要性。
品牌公开标准有助于解决消费者选择困难和防晒焦虑,促进品类健康发展。例如,蕉下率先公布了防晒衣的六维标准,包括UPF数值、紫外线阻隔率、凉感系数、透气率、耐洗度和克重等。
关键观点5: 标准化透明化的必要性。
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重视标准化透明化,这有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
文章预览
今夏,把防晒衣当成必需品的男女老少们发现,随着紫外线防护系数UPF越卷越高,自己对防晒越来越焦虑了。市面上,UPF100+、200+都不算啥,有人标到了500+、1000+,还有人干到了2000+,号称是国标的40倍。但这些超高UPF的防晒衣一上身,却又闷又热。好不容易才摘下“智商税”帽子的防晒衣,又有新的难题要解决。 作者 | 李丹 编辑 | 陈芳 运营 | 刘珊 UPF数值越高,防晒衣就越好? 近些年,在一众博主、商家铺天盖地地宣传下,夏天需要防晒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这其中,有不少人因不良舆论导向患上了“防晒焦虑”,他们因为担心晒黑影响颜值,晒伤损害健康,在涂了SPF50+的防晒霜之后,还要裹上防晒衣、防晒帽、脸基尼才敢出门。 而本着“数值越高防晒能力就越好,消费者就越买单”的朴素逻辑,一些商家直接利用消费者防晒焦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