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机关刊,《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社微信公共平台,为全国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服务,为中国食品药品产业服务,架设在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和食品药产业之间的桥梁,社会各界了解食品、药品的窗口。
今天看啥  ›  专栏  ›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

合理用药丨高血压用药误区,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  · 公众号  · 食品安全  · 2025-03-12 20: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高血压防治的误区及正确观念。文章指出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避免错误诊断及治疗,强调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并指出降压药不会产生耐药性,高血压不能治愈需长期服药。同时,文章还提醒患者不要过分关注血压数值,避免精神紧张,并谨慎购买服用降压药物。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高血压防治的误区

包括不及时诊断治疗、凭感觉估计血压、不愿意过早服药、血压正常后停药、忽视生活方式改善、只服药不监测血压、过分关注血压数值与精神紧张、降压过快、自行购药服用、迷信保健品及降压器材等。

关键观点2: 正确的高血压防治观念

包括定期测量血压、早期服药治疗、长期甚至终生服降压药控制、健康生活方式与药物治疗相结合、血压监测以医院测量和家庭测量相结合、降压治疗要缓慢平稳、选用有效安全的降压药物等。

关键观点3: 高血压患者的注意事项

高血压患者和家人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习与高血压相关的健康知识和合理用药知识,牢记“目前高血压尚不能根治”,谨遵医嘱,科学规范地防治高血压。


文章预览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但是目前对高血压用药的认识存在很多的误区,大家应当纠正这些错误观念,科学合理防治高血压,同时要懂得识别伪科学,以免受骗上当。 自己是否高血压                  分不清楚 有些人偶尔测得一次血压较高就认为自己得了高血压病。有些人则误认为血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是一种生理现象,认为年龄越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越高。 其实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非同日3次诊所测量 ,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只有及时正确诊断、有效治疗才能避免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根据自己的感觉和症状       估计血压高低和用药 有些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时会有头痛、头晕等症状,因此误认为只要没有不适症状,血压就正常,就不用治疗。然而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轻重不一定有关系。 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可以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