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自我客体化现象,即个体过于关注他人看法而忽略自身需求和感受。这种现象会导致个体在生活中的紧张、焦虑和不自在。文章提供了五个实用的方法来调整自我客体化情况,包括尊重自身感受、意识到他人看法只是投射、直接肯定自己、学会主体化叙事和学会合作。作者还提到心理困扰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什么是自我客体化
自我客体化是指个体从别人会怎么看自己的角度出发,而非从自身需求和感受出发来做事。
关键观点2: 自我客体化的原因
自我客体化的原因包括取悦抚养者、避免被抚养者责罚和父辈集体主义的生长环境。
关键观点3: 如何调整自我客体化
调整自我客体化的方法有五个:尊重自身感受、意识到他人看法只是投射、直接肯定自己、学会主体化叙事和学会合作。
关键观点4: 心理咨询的重要性
当遇到个人成长、原生家庭等心理困扰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很重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个体探索自我,解决问题,成为更好的自己。
文章预览
作者|若杉 来源|若杉文化 ID|Rosan_life 生活中,很多人都经历过这样的时刻: 在公司给同事讲方案,明明自己准备的很好,但是一上台就结结巴巴,脑袋空空; 去参加朋友聚会,一柜子的衣服脱来换去,始终拿不定主意,不知道穿哪件合适; 甚至,去玩个剧本杀,也战战兢兢地怕别人嫌弃自己,不够聪明,玩得不好; …… 有这种特质的人,我们统称为 “易紧张体质” ,而容易紧张的根本原因是自我客体化。 什么叫自我客体化? 就是一个人无论做任何事情,不是从自己的感受和自己想要什么出发,而是从别人会怎么看我的角度出发的状态。 比如 在台上演讲,你想的不是我今天有没有把我要讲的东西讲明白, 而是满脑子都在想:大家会不会觉得我很紧张,大家会不会觉得我很菜,这样想的时候,人就容易紧张; 或者你喜欢一件粉色的衣服,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