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能源学人
能源学人致力于打造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媒体平台! “能”(Energy)涉及化学、生物、信息等与能相关的前沿科技领域; “源”(Nature)即通过现象探究事物本质,科学化深层次解析问题。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能源学人

双重锚固策略改善超高镍单晶正极材料稳定性

能源学人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科技媒体  · 2024-11-13 10:01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北京理工大学吴锋院士团队提出的基于锑锚定超高镍单晶正极材料体相/表面结构的多重改性策略,旨在显著提升超高镍层状氧化物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研究运用了多种先进表征技术,深入揭示了循环稳定性与相可逆性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锑的掺杂有效提高了材料的结构稳定性、电化学性能和热稳定性,为富镍层状氧化物在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提供了前景。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研究背景

近年来,超高镍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面临不可逆相转变和界面副反应等挑战。

关键观点2: 工作介绍

北京理工大学吴锋院士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锑锚定超高镍单晶正极材料体相/表面结构的多重改性策略,旨在提高超高镍层状氧化物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

关键观点3: 关键结果

锑的掺杂不仅提高了材料的结构稳定性,还显著提高了其电化学性能和热稳定性。通过先进的表征技术,证实了锑在抑制相转变、增强电化学性能和提高热稳定性方面的作用机制。

关键观点4: 实验证据

实验结果显示,掺杂锑后的材料在3.0-4.2 V的电压区间和1C的充放电倍率下,经过1000次循环后仍有93.4%的超高容量保持率。此外,通过SEM、TOF-SIMs、HR-TEM等表征技术评估了掺杂剂Sb对SC90的形貌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关键观点5: 研究结论

综合应用理论计算与一系列先进表征技术,证实了Sb原子精确占据过渡金属(TM)位点,并实现了对材料表面及体相结构的双重锚固效应,为NCM材料带来了多重显著优势。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