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医学影像沙龙

磁共振(MRI)大腿、小腿扫描技术

医学影像沙龙  · 公众号  · 医学  · 2024-07-04 18: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磁共振检查前的准备事项、检查过程中使用的线圈类型、体位、定位位置、常规扫描方位以及注意事项。文章详细描述了不同部位如大腿、小腿的扫描技术,包括推荐的扫描序列、技术参数和注意事项。此外,还提到了使用Asset和Pure进行线圈校准、NPW技术以避免卷褶伪影以及频率编码方向的设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检查准备

检查前需去除患者身上的金属异物,确认无禁忌症。

关键观点2: 线圈选择

根据检查部位和病变范围选择合适的线圈,如体部相控阵线圈、表面柔性/正交线圈等。

关键观点3: 体位和定位

患者采用仰卧位,身体与床体保持一致,遵循“三中心”原则。定位位置为病变中点(线圈中心)。

关键观点4: 扫描序列和技术参数

包括T1 FSE、T2 FS FSE、DWI等序列。推荐的大腿、小腿扫描技术参数为FOV 32-40cm,层厚4.0mm,间距0.5mm,矩阵≥320*224。

关键观点5: 注意事项

保持患者舒适度,根据病灶合理选择线圈、层厚、FOV、分辨率等。大范围扫描使用STIR序列,小范围使用FS序列。注意回波链不宜太长,TE不宜过长。频率编码方向建议设置为扫描短轴的方向。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