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描述了家长对孩子身高的焦虑,以及不同地域身高标准的差异。家长因孩子身高问题反复就医,医生强调应科学监测孩子的生长发育,避免滥用偏方和激进治疗。同时,也介绍了家长如何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帮助孩子增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孩子身高问题引发家长焦虑
家长因担心孩子身高不达标,反复就医检查,对比不同标准也存在焦虑。医生表示,虽然家长焦虑的情况很多,但孩子的身高生长是一个需要长时间动态评估的过程,不必因为一时的、单一的数据自乱阵脚。
关键观点2: 不同地域的身高标准存在差异
上海表与全国表的标准不同,上海儿童的生长发育趋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医生指出,不同地域的身高标准不同,家长在关注孩子的身高体重时,除了参照当地的标准也要参考全国标准,并且结合孩子的自身生长曲线、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关键观点3: 家长应科学监测孩子的生长发育
医生建议家长至少每3个月给孩子定点、定时量一次身高,了解孩子的生长速度。通过监测生长速率,判断影响生长的因素。除了过低的指标外,不必太过焦虑。
关键观点4: 调整生活方式可以帮助孩子增高
通过调整睡眠、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可以影响孩子的身高。家长可以尝试通过科学的方式放缓骨龄增速,改变孩子的生长状况。
文章预览
“追高”是个不设上限的竞赛。孩子小小的身躯里,装满国人对身高的执念与未来的不确定感。 作者 | Elise 编辑 | 腾宇 题图 | 图虫创意 “又是去社区医院体检,被医生警告的一天。” 石晓君在朋友圈写下了这句话,配图是一张身高体重标准表。她的孩子身高一直位于同龄人水平的倒数10%,这让她每次带孩子做体检时都很焦虑。 第二天一早,石晓君就带孩子去上海儿童医院:“都说男孩长得晚,但还是再确认一下,我才放心。” 和石晓君一样,不少父母都在孩子发育期反复问自己 :我家孩子,够高吗? 据2020年柳叶刀杂志的一项研究,过去 30 多年中国人的身高增长明显,并且中国青少年身高的增长在世界范围内较为突出。在这一背景下,孩子发育速度不如预期,又一心“追高”的家长们容易陷入焦虑。 上海的家长真不容易, 焦虑的来源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