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南方周末

去世近80年,中外学者为何还在“找”他?

南方周末  · 公众号  · 社会  · 2024-11-25 21:14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缪崇群的一生,包括其创作、交友、逝世和纪念。巴金为缪崇群撰写了万字长文《纪念一个善良的友人》,回忆了二人的深厚友谊。缪崇群的散文具有平实感伤的格调,他的作品记录了抗战时期人们的生活和生存,具有真实的史料价值。然而,缪崇群的作品在现代被忽视和遗忘,直到一些学者和读者的努力,才逐渐让其走向大众。寻找缪崇群的墓地和重新评估他的作品价值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缪崇群的一生和创作

缪崇群是一位作家,其生平包括留学日本、写作、交友等经历。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真实的史料价值。

关键观点2: 巴金与缪崇群的友谊

巴金为缪崇群撰写了《纪念一个善良的友人》,回忆了二人的深厚友谊。巴金在文学道路上支持缪崇群,对其作品和人生给予高度评价。

关键观点3: 缪崇群作品的特色和价值

缪崇群的散文具有平实感伤的格调,记录抗战时期人们的生活和生存。他的作品具有真实的史料价值,同时也具备经得起今天读者欣赏的质量。

关键观点4: 缪崇群的遗忘和重新发现

由于历史原因,缪崇群的作品在现代被忽视和遗忘。然而,一些学者和读者的努力让其逐渐走向大众,重新评估他的作品价值和寻找他的墓地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


文章预览

▲  正中书局印刷厂所在的石洞外,刻着缪崇群的简介。(阿尘 / 摄) 全文共 9041 字,阅读大约需要 22 分钟 缪崇群去世后,巴金撰写了万字长文《纪念一个善良的友人》,回顾了两人14年的友谊。他深情地写道:“我失去了我的一部分,我的最好的一部分……” 相对找墓来说,重新认识缪崇群散文的价值、让其作品走向大众,更具可操作性。 他的作品记载了抗战时期具体的人的生活和生存,是“一个小人物的抗战记忆”,有真实的史料价值。 本文 首发于 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阿尘 责任编辑| 刘悠翔 沿着重庆市北碚区嘉陵江畔的公路向北,进入层峦起伏的缙云山,车辆在一处丁字路口停下。接下来,需要步行拐进一条山腰小道,才能到达我们的目的地——金刚碑温泉老村。 “那里可能就是缪崇群的墓地。”西南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