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PD-1和CTLA-4在免疫检查点领域的研究进展,特别是PD-1激动剂和抑制剂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文章介绍了PD-1激动剂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领域的探索历程,以及多家跨国药企和生物科技公司在此领域的布局和研发进展。同时,文章也提到了PD-1抑制剂在肿瘤治疗领域的成功应用。文章最后指出,PD-1激动剂在自免领域的未来仍然充满不确定性,需要进一步的临床数据来验证。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PD-1和CTLA-4是免疫检查点领域的两个重要分子,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PD-1激动剂和抑制剂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治疗中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当前抗肿瘤药物霸主K药的诞生与PD-1抑制剂的研发有关。礼来公司放弃PD-1激动剂Peresolimab的研发,给这一领域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观点2: 跨国药企如默沙东、吉利德等在PD-1激动剂的布局上投入了真金白银,但尚未取得显著进展。而部分biotech公司在PD-1激动剂领域有差异化布局,如Anaptysbio的Rosnilimab等。
国内PD-1激动剂的研发强度与市场空白形成对比,但国内外自免市场的差异也需考虑。
关键观点3: PD-1激动剂在自免领域的未来仍充满不确定性,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目前该领域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试验来验证其潜力和风险。
文章预览
▲扫描二维码报名 PREFACE 前言 PD-1和CTLA-4是两个经典的免疫检查点。 在CTLA-4的研究上,BMS的造诣颇深,开发出了Abatacept和Lpilimumab两款经典药物,分别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 CTLA-4自免和癌症“一体两面”的思路在PD-1上同样适用。 实际上,当前的抗肿瘤药霸主K药的诞生,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在这个思路“阴差阳错”的结果。 2003年,荷兰的制药公司Organnon试图开发一款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PD-1激动剂,这一方向上Organnon未能成功,但柳暗花明又一村,找到了一款PD-1抑制剂,这便是K药的前身。 如今,在抗抗肿瘤领域,PD-1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在自免领域,仍然是道阻且长。 01 礼来退坑PD-1激动剂 PD-1激动剂能否在自免赛道闯出一条路? 2023年5月,礼来宣布其PD-1激动剂Peresolimab治疗RA的临床2a期试验达到了主要终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