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虎嗅APP

美国有多少“穷忙族”?

虎嗅APP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24-08-12 22:04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美国“在职贫困人口”的现状及原因。包括不同类型人群贫困状况的差异、薪资水平低、非法剥削、社会福利体系漏洞百出、根深蒂固的歧视等问题。文章指出,美国政府对扶贫的投入并未取得良好效果,福利体系存在严重问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美国“在职贫困人口”问题突出,涉及不同类型的人群,女性、少数族裔、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以及服务业人员更容易陷入贫困。

详细描述了美国“在职贫困人口”的构成和现状。

关键观点2: 美国时薪标准低,多年未调整,且联邦最低时薪标准远低于生活所需,导致许多工作者收入低于贫困线。

介绍了美国薪资水平的问题。

关键观点3: 大型公司通过压低薪资和福利剥削员工,部分公司通过雇佣参与福利计划(SNAP)的贫困人员来进一步压减工资。

揭示了美国企业非法剥削员工的情况。

关键观点4: 美国社会福利体系存在严重漏洞,资金分配不当,导致大量真正有需求的人无法受益。

介绍了美国社会福利体系的问题。

关键观点5: 美国社会对穷人的歧视根深蒂固,缺乏对贫困人口的关注和政策照拂。

分析了美国社会的歧视问题对贫困人口的影响。


文章预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瞭望智库 ,原文首发于2024年8月10日,作者:许缘、邓仙来,题图来源:朱子于 摄 英文中有个词叫“workingpoor”,被翻译为“在职穷人”或“穷忙族”,指的是一些人终日劳作,但其工资水平却难以维持基本生计。 如今的美国,失业率按官方口径处于历史低位,但“在职穷人”数量不少。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 时薪标准低且长期不调整、雇主压降工资等剥削行为猖獗、社会福利体系漏洞百出、歧视穷人观念根深蒂固等因素共同造成了“在职贫困”问题十分突出。 两名工人在美国纽约一家商店门口卸货(2023年1月6日摄)朱子于摄 / 本刊 640万“在职贫困人口” 在劳动力市场上,美国各类人群的经济状况差异很大,按不同口径划分存在不同类别的贫困人口。其中,那些在劳动力市场上工作了27周或更长时间的“在职贫困人口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