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为你读诗
人充满劳绩,但仍诗意的栖居在这片大地上。关注「为你读诗」公众微信,每晚10点,您将收听到一位不同行业的特别嘉宾,为你读一则动人的诗篇。「为你读诗」希冀以读诗的方式,为现代社会中奔忙的人们,探寻一片可以让灵魂栖息的诗意。
今天看啥  ›  专栏  ›  为你读诗

叶嘉莹|魂兮归来,诗心必归来!

为你读诗  · 公众号  · 文学  · 2024-12-27 21:24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中华古典诗词大家、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的一生,她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诗词的推广不遗余力。文章强调了叶嘉莹对吟诵的关注和推广,认为吟诵是传承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形式。叶嘉莹通过推广吟诵,帮助人们理解什么是好诗,如何作诗。同时,她也担忧传统吟诵的失传。推出的音频专栏包含诗词吟诵之法、文学典故解读等内容,以让更多人了窥见吟诵的堂奥,领略中华诗词的声韵之美。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叶嘉莹的一生都在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诗词的推广不遗余力。

叶嘉莹是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曾受聘于多所大学,并获得多项荣誉。

关键观点2: 叶嘉莹强调吟诵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中国有吟诵,吟诵是传承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形式。

叶嘉莹通过举例说明中外诗歌最根本的差别在于语言上的差别,特别是文字和声音的特质。

关键观点3: 叶嘉莹认为最好的诗人都是吟诵好的人,真正的诗歌灵魂在于兴发感动的力量。

她强调如果懂得吟诵,不仅有助于写诗,更有助于理解什么是好诗。

关键观点4: 叶嘉莹担忧传统的吟诵已经几乎失传,呼吁人们赶快抢救,否则诗歌中兴发感动的力量就会消失。

她推出音频专栏,系统地讲解诗词吟诵之法,让更多人了解吟诵的魅力。


文章预览

中华古典诗词大家、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的一生,都在 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诗词的推广不遗余力地工作。 古典诗词和中国文化伴随了她一生,她也为它投入了无数的精力和生命。 叶嘉莹出生于1924年,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曾是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专家,受聘于台湾大学、哈佛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她曾是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还是2015-2016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 作家白先勇称,“叶先生是引导我进入中国诗词殿堂的人”;诗人席慕蓉说,她“就是诗魂”。 01 只有中国有吟诵 叶嘉莹先生最关心的是诗歌的吟诵。   在国外生活多年,叶嘉莹有一个发现: 只有中国有吟诵,其他国家都没有。 而吟诵,是传承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形式。 叶嘉莹认为,中外诗歌最根本的差别,还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