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学界
《医学界》以有品位、有追求、有爱心、有水平的医务工作者为受众,以“服务医生,改善医疗”为宗旨,让行医更幸福是我们的使命,为用户提供可靠、有用、有价值观的资讯是我们的存在方式。
今天看啥  ›  专栏  ›  医学界

112名医生做了同一件事,被上百万人围观……

医学界  · 公众号  · 医学  · 2024-08-18 18:49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医疗科普的重要性和现状,分析了医生科普的必要性,以及目前存在的挑战和问题。文章提到了如何通过政策和市场等手段激励医生参与科普工作,以及加强医疗科普内容的真实性和权威性等方面的措施。同时,也指出了一些影响医疗科普的因素和问题,包括伪专家、摆拍编造行为等对公众信任的危害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医疗科普的重要性与现状

随着医疗行业的发展,医疗科普的价值逐渐凸显。一些有影响力的医生、机构已经参与到科普工作中,共同打造和提升科普医生的品牌影响力。医疗科普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关键观点2: 医生科普的必要性

医生作为专业人士,参与科普工作可以让更多人受益。好的科普书籍、节目可以让成千上万的人受益,甚至可以救命。因此,医生科普对于提升公众健康素养、减少医疗资源的不必要依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观点3: 目前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虽然医疗科普迎来了黄金时期,但也存在一些负面现象,如部分医生账号存在运营团队流水线操作、内容同质化、真实性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损害了公众利益,破坏了医疗科普的生态环境。

关键观点4: 加强医疗科普内容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对于医疗科普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必须严格把控和监管。业内人士呼吁,医学科普需要从“有效”向“负责任”转变,注重过程导向,从“科学是什么”转向对“科学为什么”的传播。

关键观点5: 具体措施和倡议

为了推动医疗科普工作的持续规范开展,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医生品牌建设、推动优质内容供给、加强平台内容审核等。同时,也需要医生、企业、政府等多方共同努力,共同打造健康科普生态。


文章预览

让医疗科普回归科学、严肃 。 撰文 |  汪航 “现在是凌晨2点多,刚刚做完手术,人救活了。”这句话是原医疗大V“老陶说真话”的口头禅。 在多个医学科普视频当中,他会先假装擦擦满头大汗,表现出一副如释重负的模样,然后向他的百万粉丝,讲述“刚刚发生”的手术室抢救故事。 这些故事包括:奋力救下了跟嫂子吵架的早产孕妇;抢救过一时想不开而喝下农药的病危农妇;凌晨半夜参与抢救“脑血管爆裂”“颅内出血”“吃烧烤打架”等各类患者…… 后经当地卫健委等部门调查,上述情节均是“老陶说真话”自编自导,他的真实身份是某整形机构医生。然而,凭借戏剧性内容和反差感极强的“伪科普”,他在被封禁前依然收获了上百万粉丝。 百万粉丝医生科普造假引发社会关注 这一事件折射出当前医疗科普的部分乱象:一些“伪专家”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