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感染后咳嗽(PIC)的相关内容,包括定义、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发病机制以及治疗策略。感染后咳嗽是亚急性咳嗽最常见的类型,病毒感冒是其主要原因。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有时伴有白色黏液痰。诊断时需要通过排除法,确认有前期呼吸道感染史,且无其他相关异常体征。感染后咳嗽具有自限性,以对症治疗为主,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对于部分咳嗽症状明显的患者,可以短期应用镇咳药或抗组胺药加减充血剂。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感染后咳嗽的定义和临床表现
感染后咳嗽是亚急性咳嗽的一种,由病毒感冒等感染后引发,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有时伴有白色黏液痰。
关键观点2: 感染后咳嗽的诊断方法
诊断感染后咳嗽需要通过排除法,确认有前期呼吸道感染史,且无其他相关异常体征。具体的诊治流程见图1。
关键观点3: 感染后咳嗽的发病机制
感染后咳嗽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尚未彻底研究清楚,可能与呼吸道黏膜损伤、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咳嗽敏感性增高等有关。
关键观点4: 感染后咳嗽的治疗
感染后咳嗽多为自限性,可自行缓解。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无需使用抗菌药物。部分咳嗽症状明显的患者可短期应用镇咳药、抗组胺药加减充血剂等。
关键观点5: 患者安抚和教育的重要性
对感染后咳嗽的患者进行安抚和教育是一种重要的干预手段,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减少不必要的处方,包括抗生素。
文章预览
入秋后昼夜温差变大,很多人因此而感冒,部分患者在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缓解后,咳嗽症状却迁延不愈,严重者甚至影响工作和睡眠,临床上称之为「感染后咳嗽」(post-infectious cough,PIC),病毒感冒是感染后咳嗽最常见的原因,故又称之为「感冒后咳嗽」。是亚急性咳嗽的首要病因,约占 48.4% [1] 。而在病原学方面,目前认为主要是呼吸道病毒 ( 特别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和腺病毒) 、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百日咳杆菌等 [2] 。 感染后咳嗽的临床表现、定义与诊断 PIC 多表现为刺激性咳嗽,以干咳为主,可有少量白色黏液痰,伴咽痒,常于讲话或吸入冷空气等刺激时诱发或加重。 感染后咳嗽也被定义为亚急性咳嗽,症状持续 3 至 8 周,由于之前的一种感染引发炎症级联反应,增加支气管敏感性和粘液产生,同时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