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探讨了当前商业银行面临的核心竞争力问题,包括负债能力、表外能力、风险管控、战略理解与执行等方面。文章通过对银行历史数据的分析,指出银行在面临周期性或趋势性压力时,如何提升金融供给能力。同时,文章还涉及了银行在资产定价、负债定价、息差管理、负债成本等方面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包括负债能力、表外能力、风险管控和战略理解与执行。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商业银行面临周期性或趋势性的经营压力,需要不断提升金融供给能力。核心竞争力包括负债能力、表外能力、风险管控和战略理解与执行。其中,负债能力是银行稳定盈利的关键,表外能力对提高手续费收入占比有重要作用,风险管控是银行经营的生命线,而战略理解与执行则决定银行能否适应市场变化并持续发展。
关键观点2: 银行在资产定价和负债定价方面面临挑战。
银行在资产定价和负债定价方面需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以维持稳定的盈利能力。手续费收入占比的提高是维持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交叉销售带来的深度经营可以真正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关键观点3: 银行在息差管理、负债成本和风险管理方面需要应对策略。
银行需要在息差管理、负债成本和风险管理方面制定有效的策略。在净息差一定的情况下,高负债成本可能会带来后续更高的不良生成率,因此银行需要加强对负债成本的管理。同时,银行还需要提高风险管控能力,确保经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关键观点4: 商业银行需要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商业银行需要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保持商业可持续。为实现这一目标,商业银行需要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深化内部变革,顺应时代变化,响应客户需求,推动生产要素的优化再配置,使金融供给匹配外部需求。
文章预览
中金研究 当前商业银行处于过去二十年来第三次营收负增长阶段,面临周期性或趋势性的经营压力,包括宏观经济、产业结构、科技进步以及监管周期等因素。哪些是核心竞争力?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希望从历史角度求解未来选项,从而了解如何提升银行机构的金融供给能力。 Abstract 摘要 发展趋势 我们选择9家股份行过去20年历史数据,按照经济阶段、监管周期等因素划分为四个阶段,尝试刻画银行资产、负债、中收、风控、轻资本运营等变量在时间纵向和行业横向的竞争力变化。哪些是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呢?可能有以下经验判断: 1、负债能力 > 资产能力。 数据显示,高收益高风险策略与银行的盈利能力并不必然相关,甚至大概率负相关。我们认为背后逻辑是,资产业务机会是阶段性,若相关行业敞口过大,当经济进入下行周期,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