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于1995年创刊。以宣传语言文字规范、传播语言文字知识、引导语言文字生活、推动语言文字学习为宗旨。致力于介绍现实生活中的语文知识,纠正语言文字使用差错,剖析语言文字现象等语言文字规范工作。
今天看啥  ›  专栏  ›  咬文嚼字

一针见血 | 应是“拃”

咬文嚼字  · 公众号  ·  · 2024-11-04 16:00
    

文章预览

2012年11月28日《燕赵老年报》第8版刊有一篇旅游通讯《哈尔滨三景游》。通讯中提到了闻名世界的五大连池,是这样说的:五大连池是火山喷发熔岩堆积形成的,令人惊奇的是,“在没有土壤、水分奇缺的地方,却顽强地生长着火山杨,别看它们高不过三米,粗不过半搾,树龄却大都在百年以上”。在这段文字中,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字“搾”。经查,“搾”是“榨”的异体字,现在“退休赋闲”了。榨,即挤压出物体的汁液,如榨油、榨花生、榨甘蔗等。“榨”在上述语境中显然讲不通。那么,该用哪个字呢?那就是“拃”。拃读zhǎ:(1)动词,张开拇指和中指量长短,如:不用找尺子了,拃一下就行;(2)量词,表示张开拇指和中指两端之间的长度,如:三拃长,两拃宽。毫无疑问,上述语句中应用“拃”字。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13年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