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关注全球范围内仍存在的无电人口问题,强调了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紧迫性和挑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能源界正在推动构建的能源互联网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能源互联网旨在实现人人用电自由和清洁用电的目标,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和障碍需要克服。为此,《联合国会客厅》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来共同探讨能源互联所描绘的未来图景。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全球无电人口问题与挑战
文章指出全球范围内仍有6.85亿无电人口,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面临压力,强调了问题的紧迫性和挑战性。
关键观点2: 能源互联网的概念与目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能源界倡导构建能源互联网,旨在实现人人用电自由和清洁用电的目标。
关键观点3: 能源互联网的技术支持与障碍
文章提出了能源互联网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支持和必须克服的障碍,强调了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需要不断努力和创新。
关键观点4: 专家的观点与探讨
《联合国会客厅》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来共同探讨能源互联所描绘的未来图景,包括西安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别朝红和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经济技术研究院专家宋福龙。
文章预览
当我们在炎炎夏日享受空调带来的清凉之时,世界上的某些角落却还有人连电灯都用不上…… 面对全球6.85亿无电人口,要到2030年实现“确保人人获得负担得起的、可靠和可持续的现代能源”这一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着实“压力山大”。 好在能源界的“最强大脑”已经为此集结,他们倡导构建的“能源互联网”目的很明确:让人人实现用电自由,而且要用得清洁! 那么这个点子到底靠谱吗?需要什么样的“黑科技”来支撑?必须克服的障碍又有哪些?带着这些问题,《联合国会客厅》今天邀请到了前来纽约联合国总部参加“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边会活动的西安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知名电力学者别朝红,以及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经济技术研究院专家宋福龙,共同畅谈能源互联所描绘的未来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