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纳米碳材料,如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因其轻质、高导电、易加工、热稳定、化学稳定等特性,正广泛应用于可穿戴电子设备。然而,目前纳米碳材料的碳源主要是石油或煤炭等化石原料,碳源获取和材料制备的过程具有高能耗、高温室气体排放、高污染等特点。 可再生的生物高分子,如纤维素、木质素、壳聚糖、丝素蛋白等,有望成为纳米碳材料的新兴“绿色碳源宝库”。每年自然界生成的纤维素达1.5万亿吨,甲壳素达1000亿吨,木质素达10亿吨,发展这些生物高分子的碳化方法,不仅有望降低生产能耗,减少有害排放,还具有明显的经济潜力。更令人兴奋的是,各类生物高分子独特的元素组成和精巧的生物结构可为衍生的碳材料在可穿戴应用上发挥新奇的作用。近年来,人们基于生物高分子碳化技术,已成功制备出具备独特导电性、机械性能和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