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博中国
中国文物报社是国家文物局主管的文博考古全行业全国性权威媒体单位,这里将整合《中国文物报》、《文物天地》杂志、《中国文化遗产》杂志以及中国文物信息网的最新资讯、学术前沿、热点评论、学术成果,欢迎大家关注。
今天看啥  ›  专栏  ›  文博中国

近年来考古发现的“新车”

文博中国  · 公众号  ·  · 2024-08-26 11:25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古代车马的研究历程,并详细描述了四轮车、三轮车在古代的存在及特点。文章提到了秦陵西区陪葬墓发现的四轮独辕木车,反映了先秦至秦汉时期车型的更丰富形态。除此之外,文章还涉及了古代三轮车模型的出现及特点,以及与丹麦出土的青铜太阳马车的对比。通过本文,读者可以了解古代车马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古代车马研究的重要性

文章强调了古代车马研究是先秦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近年来发掘的实物、模型等资料丰富了我们对古代车型的认识。

关键观点2: 四轮车的发现和研究

文章介绍了秦陵西区陪葬墓发现的四轮独辕木车,这是目前首次见到的四轮车实物。此外,还提到了其他与四轮车相关的实物、图案和模型器的发现,以及在不同地区的类似实例。

关键观点3: 三轮车的历史和特点

文章概述了三轮车作为一个相对晚近的产物,其传动技术源自二轮自行车,造型脱胎于黄包车。同时介绍了古代三轮车模型的出现及特点,以及与丹麦出土的青铜太阳马车的对比。


文章预览

自20世纪30年代殷墟考古首现马车实物以来,关于古代车马的研究已成为先秦考古的重要组成。只是考古所见的绝大多数车辆,均为两轮车,通常由2马或4马牵引,于此,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不过,近年来发掘出来的实物、模型等资料表明,先秦至秦汉时期,驰骋在华夏大地的车型,恐怕还有更丰富的形态。 四轮车。 秦陵西区陪葬墓(QLCM1)的北墓道内发现1辆四轮独辕木车(图1),是目前首次见到的四轮车实物。该车总长7.2米,车舆宽2.6、长4.2米。车辆构件齐全,保存完整,有彩绘车盖、车舆、车轮、车衡、车辕等,所附的车軎、车轭、车舆、盖弓帽等青铜车马器也一并发现,但车辆前未发现马匹。就其尺寸而言,要较普通两轮车大一倍有余,像商代的能容3人的大型马车,车舆宽度一般也就是1.2-1.7米,长1.5米左右。不过,此车仍采用了传统的单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