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回顾了娃哈哈集团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全员持股制度的变迁和现状。文章提到了员工因取消干股分红而引发的维权事件,以及宗馥莉在接管娃哈哈集团后面临的挑战。文章还探讨了股权回购定价问题,以及员工维权的法律依据和现状。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娃哈哈集团的发展历程和全员持股制度的变迁
娃哈哈集团自1999年开始实行全员持股制度,员工通过持股共享集团发展红利。然而,近年来随着宗馥莉的接手,公司发生了一系列变革,引发了员工的关注和维权。
关键观点2: 员工因取消干股分红而引发的维权事件
近期,娃哈哈集团拟取消干股分红,引发员工的不满和维权。员工担心这会影响他们的收入,并对公司的未来前景感到担忧。
关键观点3: 宗馥莉在接管娃哈哈集团后面临的挑战
宗馥莉在接管娃哈哈集团后,试图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推动公司变革。然而,在变革过程中,她面临着如何平衡老员工利益和公司长远发展的问题,以及如何处理父亲留下的经营理念和自己的管理理念之间的冲突。
关键观点4: 股权回购定价问题
员工对2018年股权回购定价存在质疑,认为定价过低。律师表示,股权回购定价是民事法律行为,只要双方自愿且公平即可。但如果存在显失公平的情况,职工可以行使撤销权。此外,如果回购存在额外的交易条件,如干股分红,可以作为证据来证明回购的有效性。
关键观点5: 员工维权的法律依据和现状
员工希望通过诉讼确认股权回购协议无效,并重新清算回购方案。目前法院已接受起诉材料,正在立案过程中。参与维权的人员以近几年离职员工为主,在职员工则持观望态度。
文章预览
作者、编辑:李秋涵、刘培 来源:凤凰网财经( ID:finance_ifeng) 文章已授权 核心提示: 1.娃哈哈集团曾全员持股,1999年改制时普通员工一人能买5000股-2万股,定价1元/股。持股后,“一元钱能分八九毛”,即若持股份额2万,每年有1.6万分红,能占年收入的一半。当时有员工一口气买下45万股,一年分红能拿36万元。 2.全员持股让娃哈哈留下了人才,也极具凝聚力。在2007年“达能娃哈哈之争”中,达能通过公开声明等方式,想挖娃哈哈干部,从内部分化瓦解,据老员工回忆,“没有一个员工站到达能那边”。 3.全员持股也带来“大锅饭”,2018年,宗庆后主导下,以3元/股的价格将员工手中的股份收回,给出干股分红的承诺,有不愿签字的人,娃哈哈有做出区别应对,有未出售股份的员工未获得当年每月1500元-2500元的津贴。 4.2024年宗馥莉接班,在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