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新出台的学前教育法。新法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为重要内容,明确了从事学前教育人员的资质要求,包括教职工配备、聘用管理、待遇保障和培养培训等方面。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新出台的学前教育法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为重要内容。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新法的主要内容和目的,特别强调了对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
关键观点2: 新法明确了从事学前教育人员的资质要求。
新法规定了幼儿园教师、园长、保育员、卫生保健人员等应当具备的条件和资质。
关键观点3: 新法要求加强人员配备,制定教职工配备标准。
幼儿园及其举办者需按照相关标准配足配齐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
关键观点4: 新法强化了待遇保障,保障教职工的工资福利。
新法规定将公办幼儿园教师工资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并明确幼儿园教师在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等方面享有与中小学教师同等的待遇。
关键观点5: 新法要求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规划。
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提升学前教育师资的质量。
文章预览
2024.11. 1 1 本文字数:426,阅读时长大约1分钟 据央视新闻,教育部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新出台的学前教育法。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出台的学前教育法提出将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作为了重要内容,明确了从事学前教育人员的资质要求,规定幼儿园教师、园长、保育员、卫生保健人员等应当具备规定的条件。 要求加强人员配备,制定教职工配备标准,幼儿园及其举办者应当按照相关标准配足配齐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 严格聘用管理,规定幼儿园聘任教师等工作人员应当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并进行背景查询和健康检查;存在可能危害儿童身心安全、不宜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情形的,不得聘任。 强化待遇保障,规定幼儿园及其举办者应当保障教职工的工资福利,要求将公办幼儿园教师工资纳入财政保障范围,明确幼儿园教师在职称评定、岗位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