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我国仿制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详细阐述了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重要性、方法和政策。文章还强调了提高仿制药标准和质量监管的必要性,以及加强仿制药知识宣传和信息公开、保证药品集采中标产品有合理利润、切实防范地方利益冲突等措施的重要性。文章最后附上了参考文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我国仿制药经历了认识深化和标准提高的过程,实现了对原研药的临床替代
我国通过提高仿制药标准和开展一致性评价,实现了药品质量与国际接轨,临床常用药品大多有了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找到了出路。
关键观点2: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意义
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全面深化仿制药审评制度改革,打破了我国制药产业长期与国际市场规则标准隔离、自我封闭的状态,形成了制度改革与产业变革的相互推动。
关键观点3: 坚定对国产仿制药的信心
要通过宣传、信息公开、加强监管等措施,让社会公众接纳和信任仿制药,确保仿制药与原研药质量疗效一致。
关键观点4: 加强仿制药的质量监管
要提高对药品生产过程的监督,确保药品批次之间的稳定性,保证药品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文章预览
10.11 知识分子 The Intellectual 图源:pixabay 导 读 我国仿制药产业发展经历了认识逐步深化、标准逐步提高的过程。2015年实现审批标准与国际接轨以来,仿制药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了对原研药的大面积临床替代。但仿制药产业仍面临严峻挑战。推进仿制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强对国产仿制药的信心,防止一致性评价演变为“一次性评价”,必须加强科学知识宣传,强化生产过程监管,确保集采中标产品有合理利润,有效防范地方利益冲突。 撰文 | 毕井泉 ● ● ● 最近,由支原体肺炎流行及对阿奇霉素耐药引发的国产仿制药与进口原研药疗效差异的议论比较多。很多临床专家呼吁加强监管,防止把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变成“一次性评价”。 认真总结我国仿制药发展的历史,正确认识仿制药与原研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