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豹变

在家“啃老”的年轻人,心态崩了

豹变  · 公众号  · 社会  · 2024-11-13 17:33
    

主要观点总结

年轻人“啃老”现象引发热议。有年轻人选择考研、考公等慢就业方式,导致在家待的时间更长,从而产生“啃老”现象。这些年轻人面临着父母期望和社会压力的矛盾,同时承受着自身无法给家庭贡献价值的焦虑。文章从不同角度描述了年轻人的困惑和父母的心态,以及面对就业难问题的无奈和挣扎。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年轻人“啃老”现象普遍,存在多种原因如考研、考公等慢就业方式导致的在家待的时间更长。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考研、考公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但是这也导致了他们在家待的时间更长,从而产生了“啃老”现象。

关键观点2: 年轻人面临父母期望和社会压力的矛盾。

年轻人渴望实现自我价值,但是父母往往有更高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快速地为家庭做出贡献。这种矛盾导致了年轻人承受巨大的压力。

关键观点3: 年轻人自身无法给家庭贡献价值的焦虑。

一些年轻人感到自己无法为家庭做出贡献,从而产生焦虑感。他们觉得如果不能给家庭带来价值,就会失去父母的关爱。

关键观点4: 父母对子女的包容和理解。

有些父母会无条件包容孩子,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然而,当子女无法找到工作时,父母也会感到失望和压力。

关键观点5: 年轻人面对就业难问题的无奈和挣扎。

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面临就业难的问题。他们不得不通过多次考试来寻找机会,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文章预览

作者 |  陈梓洁 编辑 | 曹宾玲 “建议有条件的年轻人可以啃几年老。”近日,从不肯接受专家建议的年轻人,把一位“专家”的建议捧上了热搜。 子烨就是其中之一,她感慨“终于有人说出了我的心声”:国内大学生毕业后,往往带着美好的幻想贸贸然上班,从此被套牢数十年,如果年轻时有“啃老”的机会,应该去世界走一走、看一看。 来自普通工薪家庭的子烨,按照专家的说法应该属于“没条件啃老”那一拨,但她还是gap了4年。 毕业那年,对口的行业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她不得不选择跨专业考研,后来又开启了考公考编之旅,这4年虽然没上过一天班,却也从未真正停下脚步。 “留在家里吃住才花几个钱,掏空6个钱包买房才是真啃老。” 她直言。 像子烨一样以考公、考编、考学换取“家里蹲”资格的年轻人不在少数,近两年,直接工作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