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分析了小米股价飙升、汽车业务成功、IoT及互联网业务增长等关键点,并探讨了小米的方法论和组织进化。文章指出小米的品牌效应、汽车业务的强劲表现、IoT及互联网业务的增长等是小米未来的重要增长动力。同时,也提到了小米面临的挑战和质疑,但总体上对小米的未来持乐观态度。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小米股价飙升及主要业务强劲表现
小米股价一年内从低位反弹,市值突破万亿。汽车业务成为重要增长动力,首款车型交付量持续攀升,带动了整体业绩的强劲增长。
关键观点2: 小米的方法论和卢伟冰的角色
小米的“专注、极致、口碑、快”方法论在多个领域得到验证。卢伟冰的崛起和小米组织的进化,使得小米更加具有战斗力,大家电业务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关键观点3: 小米的未来展望
虽然面临市场竞争和质疑,但小米的业务协同性好过此前任何时候,未来有望继续实现强劲增长。手机、IoT和汽车业务的协同发力,将推动小米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文章预览
如果你想第一时间看到我们的文章 就把 ☆星标☆ 点起来吧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 作者 | 路费 大年初七,小米盘中股价一度来到40.05港元,总市值突破万亿,站到了10054亿港元的高位。截止发稿,小米股价报收39.65港元,总市值10000亿港元。 然而,仅仅一年前,小米的股价还在12港元的低位徘徊。许多网友也因此在社交媒体晒出自己的收益,戏称“2024的钱,是小米给的”。 不太关注小米的朋友很容易把这部分归功于小米汽车的成功以及雷军个人影响力的带动。 这无可厚非。毕竟小米汽车首款车型上市仅仅9个月就完成了超过13万辆的交付,并且仍然持续处于供不应求当中,网友戏称“交付越多,欠的越多”。外界对于汽车业务的期望是小米股价抬升的重要动力。 雷军更是在最后一次创业中成为国内公共舆论空间里最具代表性的企业家:爽文男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