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全国新基金发行募资的数据变化,以及基金销售与大盘涨跌之间的关联效应。文章还提到基金行业存在弊病,市场反应往往比基金销售先行,建议投资者保持冷静态度对待基金市场,做到不被市场情绪左右。同时,文章作者介绍了他是一位擅长投资分析的作家。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基金发行募资数据逐年增长。
虽然市场有涨有跌,但基金发行募资规模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
关键观点2: 基金销售与大盘涨跌有明显的趋同效应。
市场表现好的时期基金销售较好,反之则较差。但这并不意味着基金销售决定了市场表现。
关键观点3: 作者提醒投资者保持冷静态度。
在基金销售火爆时,投资者应保持警惕;而在市场低迷时,投资者应坚定看好市场。
关键观点4: 作者对基金行业的观点和对投资者的建议。
作者认为基金行业存在弊病,鼓励投资者做聪明钱,理性投资,并关注作者以获取更多投资建议。
文章预览
2017年,全国发行新 基金, 募资 7500亿。 2018年,8300亿。 2019年,1.4万亿。 2020年,3万亿。 2021年,2.98万亿。 2022年,1.5万亿。 2023年,1.1万亿。 2016年,沪市大盘跌12.31%。 2017年,涨6.56%。 2018年,跌24.59%。 2019年,涨22.30%。 2020年,涨13.87%。 2021年,涨4.80%。 2022年,跌15.13%。 2023年,跌3.70%。 将基金发行数据和大盘涨跌数据对比一下,我们会发现二者有明显的趋同效应。 市场前一年或当年表现好,基金销售就好。 反之,市场前一年或当年表现差,基金销售就差。 注意, 是市场表现决定了基金销售,而不是基金销售决定了市场表现 。 绝大多数基民,都是韭菜。 当然,也有聪明钱。 2018年市场大跌的时候,还有8300亿基金新募资金。 这8300亿就是聪明钱。 2023年市场已经连跌两年了,当年还有1.1万亿的基金新募资金。 这1.1万亿,八成也是聪明钱。 今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