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自2024年年中开始,A股市场在调整中前行,跨境ETF高溢价的现象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文中详细描述了跨境ETF市场的表现、双重分化特征、溢折率变化、资金流向以及炒作资金的行为。同时,也分析了ETF套利机制失灵的原因以及跨境ETF价格“失真”现象的合理性和未来走势。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跨境ETF高溢价现象
近期,跨境ETF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尤其是高溢价现象。在全部138只跨境ETF中,有68只溢折率超过1%或低于-1%,显示出市场的热度。
关键观点2: 市场双重分化特征
本周跨境ETF整体表现呈现出双重分化的特征。一方面,标普油气ETF受到追捧,累计涨幅均在14%左右;另一方面,标普消费ETF冲高回落,累计下挫7.32%,位居跌幅榜首。
关键观点3: 溢折率明显分化
美股相关ETF普遍高溢价,而港股相关ETF则普遍折价。截至1月17日,共计57只跨境ETF出现不同程度的折价。
关键观点4: ETF套利机制失灵的原因
虽然ETF的套利机制有助于缩小二级市场价格与基金净值的差距,但在跨境ETF上,套利机制为何失灵?原因在于申购额度限制、换汇额度有限以及申赎成本不是实时可预期等因素。
关键观点5: 跨境ETF价格“失真”现象的合理性与未来走势
对于跨境ETF价格“失真”的现象,业内人士存在一定的分歧。多数人士表示,这种炒作本质上是一种资金游戏,最终会有人买单;但随着A股市场的回暖,跨境ETF的溢价率终将回归到正常水平。
文章预览
自2024年年中开始,A股市场在调整中前行,跨境ETF高溢价的现象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从纳指科技ETF,到标普消费ETF,多路炒作资金汇聚其中,溢价率之高、换手之频繁,不断刷新市场认知。 本周,跨境ETF继续“霸屏”ETF涨幅榜,截至1月17日收盘,在全部138只跨境ETF中,68只溢折率超过1%或低于-1%。融资客全周净买入222只ETF产品,其中,对于4只ETF的加仓金额超过1亿元。 双重分化 本周,跨境ETF整体表现呈现出双重分化的特征。 一方面,与前期普涨的格局不同,本周跨境ETF市场表现分化明显。 两只标普油气ETF受到追捧,累计涨幅均在14%左右,全周换手率均超过3000%。国际油价自2024年底以来重回升势,布伦特及WTI原油期货价格近四周累计涨幅均在10%以上。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和洲际交易所(ICE)数据显示,截至1月14日的一周内,投机者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