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聪明投资者
走近最优秀的投资人,聆听客观表达的理性声音,只做最好的原创财富资讯,洞见独立思想,回归资本常识。
今天看啥  ›  专栏  ›  聪明投资者

“行为经济学之父”丹尼尔·卡尼曼,人生最后一个秘密决定……

聪明投资者  · 公众号  · 投资  · 2025-03-27 15: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回顾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被誉为“行为经济学之父”的丹尼尔·卡尼曼的一生。他发现了“锚定效应”“损失厌恶”等现象,让经济学第一次承认了人性的不完美。他的著作《思考,快与慢》将革命推向大众视野,并影响了心理学与经济学领域。在人工智能领域,他的理论为思维链、大模型训练和微调等关键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在他去世一周年时,全新版本的《思考,快与慢》出版。文章还介绍了卡尼曼的学术理论,如双系统思维模型、幸福的价格等。最后,文章详述了卡尼曼的生前决定——选择安乐死,并分析了他的这一决定与他的研究结论相符。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丹尼尔·卡尼曼是行为经济学的开山鼻祖,发现了“锚定效应”“损失厌恶”等现象。

卡尼曼的作品《思考,快与慢》影响了心理学和经济学领域,揭示了人脑的两个决策系统——快速、直觉的系统1和缓慢、理性的系统2。

关键观点2: 卡尼曼的理论在人工智能领域有重要启示,为思维链、大模型训练和微调等关键技术提供了理论支撑。

国内AI巨头Kimi创始人杨植麟也曾受到卡尼曼理论的影响。

关键观点3: 卡尼曼提出了解决认知偏差的方法:慢下来,调用系统2进行深思熟虑的判断;向身边人寻求建议,尤其是那些直言不讳的人。

他还研究了幸福的本质、影响因素以及如何科学地测量和提升幸福,发现收入对幸福的影响是有限的,适应在幸福中的作用同样重要。

关键观点4: 卡尼曼的生前决定是选择安乐死,这与他的研究结论相符。

他认为生命末期的痛苦和丧失尊严是毫无必要的,他希望自己能够开心地死去。


文章预览

2024年3月27日,也就是一年前的今天,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被誉为“行为经济学之父”的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与世长辞。 2002年,卡尼曼与挚友兼同事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发现的“锚定效应”“损失厌恶”等现象, 让经济学第一次承认了人性的不完美,挑战了传统经济学中“理性人”的假设。 这些成果让丹尼尔·卡尼曼以心理学家的身份摘下诺贝尔经济学奖,成为行为经济学的开山鼻祖。 他随后的作品《思考,快与慢》,将这场革命推向大众视野: 人脑存在两个决策系统——快速、直觉的系统1和缓慢、理性的系统2,即直觉的本能反应与缜密的理性思考。 它们的博弈解释了为何人们常为促销心动,却在重大投资中犹豫。 《思考,快与慢》的影响力不仅仅体现在心理学与经济学领域。 除却众多知名人士对他的尊敬与推崇,在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