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瞭望智库
2015年底,新华社获批为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直属的首批10家国家高端智库试点之一。瞭望作为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的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是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与先期成立的瞭望智库一体化运作。
今天看啥  ›  专栏  ›  瞭望智库

“外卖水果”“邮寄黄金”?都是电诈!新招帮你捂紧“钱袋子”

瞭望智库  · 公众号  · 政治  · 2025-02-09 07:28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情况。通过智能研判案件打击机制、大数据模型监测、AI反诈警察和信息快联等方式,实现了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精准打击和预警劝阻。文章还提到了公安机关与行业监管部门的沟通联动,提高了涉诈资金的返还效率和被骗资金返还的获得感。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的应用

合肥市公安局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智能研判案件打击机制、大数据模型监测犯罪活动苗头、AI反诈警察拨号劝阻等方式,提升了打击犯罪战斗力。

关键观点2: 智能研判案件打击机制的效果

通过办理单起案件,合肥市公安局能够抽丝剥茧形成线索网络,最终接连串并20起类案进行集群打击,斩断非法中介通道。智能研判案件打击机制还提高了案件后续处置工作效能和司法效率。

关键观点3: AI反诈警察的作用

AI反诈警察通过智能外呼拨打预警劝阻电话,24小时在线提供反诈咨询服务,提高了劝阻成功率和服务水平,也提高了群众满意率。

关键观点4: 信息快联的意义

针对新型电信网络诈骗形式,合肥市公安局搭建资金快打取现模型,与金融机构建立线上联动渠道,通过信息快联实现资金快打,及时捂紧受害人的钱袋子,提高被骗资金返还效率。


文章预览

近年来,持续高压严打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势头有所遏制,但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相关案件保持高发多发态势,且犯罪形式不断翻新,攻防对抗持续升级。 利用智能研判案件打击机制实现“打击一案、侦破多案”、大数据模型监测到犯罪活动苗头能自动启动预警、通过“信息快联”实现“资金快打”……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新形势,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打击犯罪战斗力,在电信网络诈骗类案集群打击、预警劝阻、资金返还等方面取得成效。 2024年,合肥市公安局实现了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损失数双下降,公诉数、追赃挽损数双提升,成功预警劝阻潜在受害人近300万人次。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潘峰 本文转载自《瞭望》2025年第5-6期,原标题为《瞭望丨合肥大数据治理电诈有新招》。 1 数据算力成为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