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描述了龙岩市永定区人民法院坎市人民法庭副庭长江晓冬处理一起承揽合同纠纷案件的过程。案件涉及原告老黄与被告甲公司的旧厂房拆除及新厂房搭建工程纠纷,标的额仅为4万余元,但双方对施工方案存在争议,导致案件拖了3年未解决。江晓冬通过现场调查、了解案件情况,采用调解方式成功解决双方纠纷。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案件背景
原告老黄与被告甲公司签订承揽协议,承包旧厂房拆除及新厂房搭建工程,因工程质量和支付尾款问题产生纠纷,案件拖了3年未解决。
关键观点2: 江晓冬的工作方法
江晓冬通过现场调查、阅卷了解案件情况,采用调解方式解决纠纷,结合现场调查情况和卷宗材料,对案件进行梳理,找到“最优解”。她通过给双方当事人算经济账,引导当事人解决问题。
关键观点3: 调解过程
江晓冬在调解过程中遇到当事人情绪激动时,采用“乘胜追击”和“因势而为”的方法,逐步缩小双方分歧,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关键观点4: 案件结果
经过多轮协商,老黄及其工友与甲公司达成一致意见,甲公司支付1.5万元尾款,双方纠纷就此了结。案件成功调解,当事人对江晓冬表示感谢。
文章预览
清早,龙岩市永定区坎市镇的街道上人头攒动,人们陆续开启了新一天的忙碌 。 龙岩市永定区人民法院坎市人民法庭内,副庭长江晓冬接过书记员递来的新卷宗,也开始了她一天的工作。 原被告双方对案涉工程是否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各执一词,这个问题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就必须通过鉴定找答案。而对案涉工程进行鉴定,鉴定费可能高达10万元。可是,这个案件的标的额仅为4万余元。也就是说,当事人即使通过鉴定赢了官司,双方还得倒贴鉴定费。这个案件一旦鉴定,没有赢家。 阅卷后,江晓冬陷入了沉思,也明白了为什么这起标的额不大、法律关系并不复杂的承揽合同纠纷拖了3年都还没个结果。 争锋相对 “陪他打到底” 这是一起承揽合同纠纷。2021年4月,原告老黄与被告甲公司签订了《承揽协议》,承包了甲公司的“旧厂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