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描述了几种情境下的批评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包括在家庭和社交环境中的批评行为。文章还探讨了批评者可能的内心经历以及为何有人会表现出偏执的批评行为。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批评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
文章中提到,生活中那些习惯或过度批评别人的人,他们内在的风景可能各有一番不同。批评行为可能是想靠近对方,建立关系;也可能是因为自身有虚弱的自体,通过批评来作为自我防御的手段;还可能是害怕自己需要对方,用批评来推开关系,避免面对内心的虚弱和失望。
关键观点2: 家庭关系中的批评行为
文章指出,在家庭关系中,夫妻之间的互相指责可能是一种表达亲密的方式,是反向形成。孩子的一些被视作错误的行为,也可能激活父母潜意识中的危险和恐慌。父母之间的批评交锋,可能是在建立关系,孩子才放心。
关键观点3: 偏执型人格与批评行为的关系
文章提到,偏执者在童年时期大多体验过来自养育者的压制和羞辱,形成偏执型人格。偏执者的批评行为,可能是将内部的痛苦投射到外界,表现出的攻击性实际上是向童年的父母重新宣战。
关键观点4: 如何处理批评行为
文章建议,了解批评者内心的苦楚,尊重事实,承认他人的独立性。如果你是批评者,要学习觉察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厘清自己与他人的边界。
文章预览
精彩预告 12月10日、12月11日晚19:00 李煜玮、吴小进直播 “精神分析与生活” ↓↓↓ 扫描下方二 维码 ↓↓↓ ↓↓↓ 3.8元立即拼团报名 ↓↓↓ 前些年由于外出学习,经常出入各大高铁站和机场。 某次飞到一个陌生城市,为了赶时间图省事儿,在接机口我问一位年长的女士:“您好,请问您知道哪个出口离地铁站最近吗?” 万万没想到,我自认为还算有礼貌的问路,招来对方一顿劈头盖脸的厉声批评:“你这小姑娘怎么回事,不知道叫人的吗?老师怎么教你的?...”所有人都看向我。 我懵了两秒还算反应迅速:“阿姨,对不起对不起,我不问了...”便灰溜溜离开。如果不赶紧闪,怕是会殃及到我父母。 我很尴尬,也很委屈;想起阿姨正义的脸,总觉得自己“罪”不至此。 “阿姨”这个普通的长辈称呼,对这位女士的内心来讲,一定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