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上海复兴东路隧道上层经过改造,自2月16日起,在每天23时至次日5时专门开放给电动自行车通行。这是上海首条可夜间通行电动自行车的越江隧道。改造项目的工程量虽然不大,但背后隐藏的是一套非机动车交通组织体系的调整,包括信号灯、车道优化和后期的精细化运营等。上海中心城区的非机动车过江难问题得到解决,但并非所有越江隧道都具备开放给非机动车通行的条件。现有的桥隧能否满足非机动车通行需求则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周边通行需求量、安全性、对机动车通行的影响等。同时,城市管理还需要考虑如何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和后续运营管理。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复兴东路隧道夜间开放电动自行车通行
上海复兴东路隧道上层经过改造,自2月16日起,在每天23时至次日5时开放给电动自行车通行,解决上海中心城区非机动车过江难问题。
关键观点2: 夜间非机动车过江需求的解决方式
目前解决夜间非机动车过江需求的方式包括轮渡延时运营、开辟非机动车道等,但存在局限性。对于市区人民来说,期待有更多的解决方案。
关键观点3: 非机动车过江设施的挑战
现有的桥隧能否满足非机动车通行需求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周边通行需求量、安全性、对机动车通行的影响等。此外,城市管理还需要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和后续运营管理方案。
关键观点4: 上海慢行交通网络的优化
上海正在逐步完善慢行交通体系,将非机动车群体的出行权益纳入跨江交通网络。各管理部门正在考虑如何在未来的规划中优化和完善车道、标识及后续管理规范。
文章预览
从今晚(2月16日)开始 上海复兴东路隧道上层经过改造 将在每天23时至次日5时 专门开放给电动自行车通行 相关链接: 上海最新公布!2月16日起,电动自行车夜间过江可走复兴东路隧道!开放时间段→ 这是上海首条可夜间通行电动自行车的越江隧道。虽然是改造项目,工程量不大,但这次调整的重要性却不小。业内人士看来,不只是开放了一条隧道,与其匹配的信号灯和车道优化、后期的精细化运营等等藏在背后的一整套非机动车交通组织体系调整,更复杂也更关键,将为上海正在研究的慢行交通网络体系完善和升级,提供可推广经验。 在上海,深夜中心城区越江轮渡停运后,不少非机动车存在过江难问题。在深夜轮渡停航后,有些非机动车铤而走险,违法穿越隧道。 相关话题引发广泛关注后,市轮渡公司决定对市中心部分航线营运时间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