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重庆市大足区龙水镇以制作刀具而闻名,其传承千年的锻打工艺结合现代技术,使龙水刀具在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龙水镇年产锻打刀3000多万把,带动了整个大足区的五金产业发展,年产值超过200亿元。经过科技加持古法锻打,龙水刀具质量提升,满足细分市场需求,建立起电商产业园,获批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走向国际市场。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龙水镇制作刀具的历史悠久,传承千年锻打工艺。
龙水制刀与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开凿相伴相生,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晚唐时期开始,当地就生产刀剑兵器及石刻工具,形成集镇。至清代乾隆年间,龙水铁器行业繁盛。
关键观点2: 龙水刀具产业规模庞大,占据国内八成市场份额。
龙水镇年产锻打刀3000多万把,从单一的菜刀发展到200多个五金品种。大足区五金产业年产值超200亿元。
关键观点3: 龙水刀具结合传统锻打与现代技术,注重锻打工艺。
龙水制刀注重锻打工艺,将钢材锻成刀坯,夹钢、加热、红打冷锤等步骤制作而成。这种锻打出的刀具有硬度高、锋利、耐磨的特点。进入21世纪后,龙水刀具融合现代技术,采用自动化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
关键观点4: 龙水刀具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拓展国际市场。
龙水镇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设计,拓展国际市场。建立电商产业园,通过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将龙水锻打刀推向全球。如今,龙水五金城已成为全国重要的五金产业基地,拥有境外采购商约560家,分布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文章预览
新华社重庆2月11日电(记者李松、周文冲)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都少不了一把砍肉切菜削水果的刀。或钝或利的菜刀,砍切出万家灯火的“烟火气”,也叮叮当当地演奏着“柴米油盐”的生活百态。 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这些生活必不可少的刀具,不少来自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重庆市大足区龙水镇。这里的老百姓,传承千年,把一把小菜刀做出了大名堂,把自己锻打成了菜刀市场的“带头大哥”。 今天的龙水镇,年产锻打刀3000多万把,占据了全国八成多市场份额,并从菜刀发展为200多个五金品种,带动大足区五金产业年产值超200亿元。 龙水五金邓家刀五金锻打技艺。新华社发(瞿波摄) 这把刀,有传承 龙水制刀,与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开凿相伴相生,具有悠久的历史。 晚唐时期开始,当地大量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