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锂硫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策略,通过引入氧化还原调节器型(RR)的电解液添加剂4Mpy,解决了多硫化物缓慢的反应动力学问题。该添加剂能够实现多硫化物的可逆转化,促进Li2S的三维形成,从而增强反应动力学。含有4Mpy添加剂的锂硫电池表现出卓越的性能,在高硫负载下仍能保持高容量。该研究不仅提出了解决多硫化物转化问题的方法,还为其他同类型溶解-沉积型金属电池的电解液设计提供了启示。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研究背景
锂硫(Li-S)电池由于硫单质的高理论比容量和能量密度优势受到关注,但存在可溶性中间产物多硫化物(LiPSs)的穿梭效应和转化动力学问题,导致电池容量衰减。
关键观点2: 研究目的
开发新型、稳定的电解液添加剂,以解决LiPSs的穿梭效应和转化动力学问题,提高锂硫电池的性能。
关键观点3: 研究方法
引入氧化还原调节器型(RR)的电解液添加剂4Mpy,通过调节LiPSs转化路径,减缓多硫化物的穿梭问题。
关键观点4: 研究结果
研究发现4Mpy添加剂的多硫化物氧化还原转化机制不同于传统电解液,能够与多硫化物反应形成吡啶硫醇锂(Li-pyS),在充电/放电循环过程中可逆地参与多硫化物的转化,动态调节多硫化物向硫化锂的转化路径,显著改善了氧化还原过程。
关键观点5: 文章亮点
含有4Mpy添加剂的锂硫电池表现出卓越的性能,在高硫负载下仍能保持高容量。该研究为解决多硫化物转化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为其他同类型溶解-沉积型金属电池的电解液设计提供了启示。
关键观点6: 研究影响及后续工作
该研究成果对锂硫电池及同类型溶解沉积型机制的电池发展至关重要。后续工作可以进一步探索4Mpy添加剂在其他金属电池中的应用,以及优化电解液配方,提高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
文章预览
锂硫(Li-S)电池由于硫单质高理论比容量(1675 mAh g -1 )、 高能量密度(2600 Wh kg -1 )和低廉价格优势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可溶性中间产物多硫化物(LiPSs)在硫正极和锂负极之间的“穿梭效应”和多硫化物缓慢的转化动力学问题,导致电池在反应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容量衰减问题。电解液改性是一种经济方便和可大规模使用的手段,添加剂的引入能够有效调节硫电化学的反应环境,提升电池的循环稳定性。然而,电解液添加剂的引入也会影响长期充放电循环中电池的稳定性。因此,开发新型、稳定的电解液添加剂对于锂硫电池及同类型溶解沉积型机制的电池发展至关重要。 近日, 西安交通大学 郗凯教授 团队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王娟教授 团队 提出了一种氧化还原调节器型(RR)的电解液添加剂的新策略,通过在电解液中加入4-巯基吡啶(4Mp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