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这篇文章讲述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五丈原用七粒米续命的传说故事。文章通过描述诸葛亮的生命最后时刻,展现出其坚毅、智勇和忠诚的形象。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诸葛亮的最后时刻
文章描述了诸葛亮在五丈原的军帐中,生命垂危,通过一系列事件展现出他的坚韧和智慧。
关键观点2: 七粒米的传说
诸葛亮将七粒米排列成北斗形状,每粒米下压着符纸,传说这是为了续命,展现出诸葛亮的智勇。
关键观点3: 诸葛亮的遗言和安排
诸葛亮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安排了蜀军的退兵计划,表现出他的忠诚和智谋。
关键观点4: 司马懿的反应
司马懿对诸葛亮的死亡做出准确的判断,展现出其谋略。
关键观点5: 文章的叙事风格
文章采用了古典文学的叙事风格,通过生动的描写,带领读者进入故事情境,感受到诸葛亮的形象和历史氛围。
文章预览
你好呀,我是掌史嬷嬷。 建兴十二年的八月,五丈原的秋风裹挟着渭水的水汽,吹得军帐猎猎作响。 帐内,诸葛亮强撑病体,手指在军事地图上缓缓移动,突然一阵剧咳,帕子上绽开点点红梅。 "丞相!"姜维急忙上前搀扶,却被轻轻推开。 诸葛亮望向案头那盏青铜油灯,灯芯将尽,火光微弱得如同他此刻的生命。"取...取七斗米来。"他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夜深人静时,诸葛亮命人清空大帐,只留那盏油灯在案。 他颤抖着将七粒米排列成北斗形状,每粒米下压着一张符纸。 帐外突然狂风大作,吹得军旗"啪啪"作响,却唯独吹不进这顶大帐。 "庞德公救我..."诸葛亮突然高呼,"弟子孔明求见!" 帐内烛火猛地窜高三尺,将他的影子投在帐壁上,竟似年轻了二十岁。 恍惚间,他看见恩师庞德公当年在襄阳隆中的模样,那日刘表派兵烧山,老者在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