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大电池混动在当前汽车市场,尤其是在豪华车品牌中的竞争态势。传统豪华品牌如BBA受到自主品牌的冲击,销量下滑。新能源汽车冲击及宝马部分车型换代影响导致门店客流量减少。国内车企前期靠纯电车的优势,如今在混动车型上与国际车企竞争。大电池混动车型成为扩大销量的新支点,豪华车品牌视为重要的救命稻草。供应链进化推动大电池混动车的发展,包括电池和发动机技术的进步。不过,开发大电池混动车型不仅是技术问题,还涉及到中外公司的角力。跨国车企在决策流程上受到总部限制,需要快速跟进市场趋势以抓住机遇。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豪华车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困境
BBA等豪华品牌受到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的冲击,销量下滑。客流量减少,销量同比显著下滑。
关键观点2: 国内车企的混动车战略转型
国内车企通过推出大电池混动车型来扩大销量。插电混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显著,成为与合资车企竞争的有力武器。
关键观点3: 供应链进化推动大电池混动车发展
动力电池公司推出混动类快充电池,发动机技术提升,为混动车型提供更多可能性。电池和发动机是决定混动车性能的核心零部件。
关键观点4: 大电池混动车的挑战与机遇
跨国车企在开发大电池混动车上面临决策流程、供应链管理等挑战。虽然存在困难,但市场销量是说服总部的利器,机会窗口转瞬即逝。
关键观点5: 豪华车品牌的应对策略
豪华车品牌视大电池混动车为重要的救命稻草,努力推出适应中国市场需求的车型。虽然面临诸多困难,但仍积极寻求突破和创新。
文章预览
大电池混动,豪华车在中国市场的胜负手。 文 | 韩永昌 田哲 编辑 | 李勤 来源| 36氪汽车(ID:EV36kr) 封面来源 | pexels “宝马、奔驰越来越不好卖了。”一位前广汇汽车销售告诉36氪,去年其门店盈利1200万元,但今年起,其所在地区几乎所有门店单月亏损约100万元。 他表示,其门店每天客流量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一,内部将销量下滑原因归结于受到新能源汽车冲击,以及宝马部分车型换代后,老客户难以接受新造型。 在中国自主品牌以及造车新势力的冲击下,BBA(奔驰、宝马、奥迪)等传统豪华品牌,以及合资车企的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日渐乏力。 今年上半年,保时捷、上汽通用的销量同比下滑超30%;本田有意今年缩减中国工厂产能,甚至关闭产线。 问界、理想等增程车型瞄准BBA等豪车品牌的市场,用尽浑身解数。而比亚迪等传统车企的插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