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了储能行业的竞争态势,揭示了多家储能电池企业面临的困境,包括破产、资不抵债、被吊销资质等,揭示了行业内的残酷淘汰赛。文章还提及了储能行业的几家代表性企业,如猛狮科技、钱江摩托、冠城瑞闽、威能电源等,分析了它们的发展历程、经营策略、以及面临的挑战。文章揭示了这些企业在新能源转型中未能抵御市场波动和行业竞争,最终未能实现持续发展,反映了储能行业面临的产业洗牌和竞争格局。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储能行业面临残酷淘汰赛
随着储能市场的火热,行业内的竞争愈发激烈,价格战和产能过剩导致行业面临残酷淘汰赛,预计将有大量储能系统集成商企业倒下。
关键观点2: 多家储能电池企业面临困境
文章提及了多家储能电池企业,如猛狮科技、钱江摩托、冠城瑞闽、威能电源等,它们曾经在行业内拥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但如今都面临破产、资不抵债、被吊销资质等困境,反映了行业的竞争和洗牌。
关键观点3: 代表性企业分析
文章深入分析了这些企业的发展历程、经营策略以及面临的挑战,揭示了它们在新能源转型中未能抵御市场波动和行业竞争,最终未能实现持续发展,反映了储能行业面临的产业洗牌和竞争格局。
关键观点4: 新能源转型与产业洗牌
文章揭示了储能行业正处于新能源转型和产业洗牌的阶段,这导致了许多企业的失败,同时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前车之鉴,促使它们更加谨慎地应对市场波动和行业竞争。
关键观点5: 未来展望
尽管储能行业面临挑战,但仍有不少企业正在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机遇,通过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式,寻找新的增长点,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文章预览
历经多次政策与产业周期洗礼的储能江湖,如今又进入了新一轮的残酷淘汰赛。 据毕马威和中电联联合发布的一份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国内成立了3.8万家储能相关企业,数量是2021年的5.8倍。 24潮团队查阅天眼查发现,2023年至今 (11月11日) ,又新成立了约5.96万家储能相关企业。而高工产业研究院的数据则显示,当前国内储能电池产能已超200GWh,但整体产能利用率从2022年的87%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不足50%,其中户储电池产能利用率连3成都不到。 如今整个储能电池及系统集成项目规划建设产能更是高达1.5-2.0TWh。 在如此产业形势下,价格战凶猛而至。根据鑫椤锂电数据,截至11月10日,方形动力电芯 (磷酸铁锂/三元) 均价0.49元/Wh较2022年末爆降了48.96%,最低价甚至达到0.4元/Wh。 事实上,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包括天合储能、远东控股、美克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