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算力飞地模式的有关内容。在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中提及,鼓励东部与西部地区通过‘算力飞地’等形式合作。文章详细阐述了算力飞地的概念、发展历程、典型模式以及其与绿色发展的结合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算力飞地的概念与发展
算力飞地是跨行政区域经济合作的创新模式,旨在实现两地资源共享、产业共建、经济共促。通过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将数据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设置在地理位置优越但本地需求不足的区域,实现算力的跨区域流动和高效利用。
关键观点2: 算力飞地的典型模式
典型的算力飞地模式包括西部地区作为“飞入地”,东部在西部设置算力飞地产业园。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缓解东部地区算力资源紧张的问题,还能促进西部地区数据中心产业的发展,形成东西部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关键观点3: 算力飞地与绿色发展的结合
算力飞地模式有利于数据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向能源丰富、气候适宜的地区迁移,如西部地区。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关键观点4: 算力飞地的影响与未来展望
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绿色发展成为全球共识。算力飞地模式与绿色发展相结合符合企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同时,这种模式也促进了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和发展,为东部和西部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文章预览
算力飞地 在此前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中提及,要完善“东数西算”利益分配机制,鼓励东部与西部地区“结对子”,开展“算力飞地”、“以数换地”等形式合作。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政策提及“算力飞地”,此前如2023年12月,深圳市发布的《深圳市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5) 》中就提到,要积极探索“算力飞地”发展模式。 算力飞地与东数西算 飞地是一种跨行政区域经济合作的创新模式,通过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实现两地资源共享、产业共建、经济共促。算力飞地,顾名思义,是指将数据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设置在地理位置优越但本地需求不足的区域,通过远程调度和管理,实现算力的跨区域流动和高效利用。 在我国,算力产业布局从全国的算力需求和能源供给综合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