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围绕小米公司的汽车业务展开,从财报数据、汽车业务的亏损、技术研发费用、毛利率、供应链支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虽然小米汽车业务目前面临挑战,但其在定价策略、技术研发和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小米公司汽车业务概述
本文介绍了小米公司的汽车业务,包括其财报数据、汽车业务的亏损情况、技术研发费用等。
关键观点2: 汽车业务的亏损与毛利率
小米汽车业务目前处于亏损状态,但其毛利率高达15.4%,超过了许多老牌造车企业,这得益于供应链的成本释放。
关键观点3: 供应链支持与供应商合作
小米汽车通过与供应商的合作,获得了较高的毛利率。部分供应商的报价和备货量都是以更大规模来计算,规模化对成本控制至关重要。
关键观点4: 小米汽车业务的挑战与前景
虽然小米汽车业务首战告捷,但新能源车市场日新月异,小米造车的长征之路才刚刚开始,未来仍面临许多挑战。
文章预览
扫码加入伯虎财经创业学习交流群 获取行业报告,还可以参与抽奖哦~ 都还记得雷军发布会上说的那话吧:定24.59万也是亏钱,定21.59万也亏钱,就多亏一点。 造车成本高咱也就信了,毕竟车圈没几个兄弟能盈利!而且就冲这真诚的定价,当时还真以为小米要为造车下“血本”了。 但财报一发,好家伙…… 越造车越富是吧!哪家造车公司账上还能躺着冰冷的1400多亿。 今年二季度小米交出了历史上最出色的季报。实现营收889亿元,同比增长32%;经调整净利润为62亿元,同比增长20.1%! 其中,手机业务方面就贡献了465亿,IoT业务(268亿元)和互联网业务(83亿元)的营收也都创了历史新高。 但要说唯一有点儿“拉胯”的地方呢,那就是新纳入财报的汽车业务了。 营收64亿,亏损18亿,若按照财报中公布的二季度交付量来计算,小米每卖出一台SU7,就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