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浙江台州的黄岩石窟,有着1500年的历史,曾是采石场后废弃。建筑师徐甜甜接手改造,将其焕新成为一处集文化、艺术、自然于一体的空间。文章介绍了改造过程中的难点、特色以及建筑学与当地文化的融合情况。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黄岩石窟的改造与特色
黄岩石窟经过建筑师徐甜甜的改造,将废弃的采石场变为集文化、艺术、自然于一体的空间。改造过程中面临了安全加固、空间再利用、流线设计等方面的挑战,同时充分利用了原有空间特点和历史记忆,实现了石与水、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关键观点2: 徐甜甜对建筑学的理解与实践
徐甜甜认为建筑学学应该服务于当地自身的“脉”,在设计中采用“建筑针灸”的方法,最小干预的思路,将建筑融入当地生产的框架体系里。其设计作品如黄岩石窟、缙云石宕等,都体现了对当地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关键观点3: 黄岩石窟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黄岩石窟不仅有着千年的历史,是手工开凿的见证,也是当地社会某个时期的记忆。改造后的石窟,保留了部分历史遗迹,如壁画、石刻等,体现了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文章预览
▲ 点击蓝字,设为星标,以防失联 每天一条独家原创视频 新年伊始,浙江台州的黄岩石窟在网络爆火: “鬼斧神工”、“炸裂打卡地”、“穿越时光的洞穴”…… 这个石窟有着1500年历史, 曾是采石场,后废弃。 2023年,建筑师徐甜甜接手改造, 15个月的施工后,石窟焕然一新: 黄岩石窟,洞内景色 岩缝间的铁锰矿物, 勾勒出多彩的壁画; 几十米的石壁之下, 就是蓝绿色的水潭, 还能在上面划船; 石窟内还藏着展厅、剧场等文化空间。 石与水,交相辉映,摄影:罗学成 徐甜甜16岁保送清华建筑系, 随后前往哈佛学习。 深耕中国乡村建筑10多年, 在她眼里,做建筑, “就是学习当地生活的媒介。” 建筑师,徐甜甜 1月,一条摄制组与徐甜甜一起, 探访了收尾阶段的黄岩石窟。 “黄岩石窟总面积2万多平米, 整体造价约5000万, 包括安全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