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际肝病
感谢您关注《国际肝病》微信新媒体!我们每天会为您提供国际肝病专家访谈、专家论述、会议报道、指南解读、最新资讯等精彩内容,第一时间分享肝病领域在科研及临床中的国际最新进展。“同步传真国际肝病进展”,关注微信即刻完美实现!
今天看啥  ›  专栏  ›  国际肝病

高艳景教授: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抗凝治疗的安全性评价

国际肝病  · 公众号  · 医学  · 2024-10-04 18:3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慢性肝病患者中血小板减少症(TCP)和肝硬化门静脉静脉血栓(PVT)的患病情况、诊断、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法。高艳景教授分享了关于PVT和TCP的抗凝治疗的研究结果,指出PVT会增加肝硬化患者曲张静脉出血的风险,而TCP是肝硬化EVB内镜治疗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文章还介绍了TCP的严重程度对临床医师评估及诊疗措施选择的影响以及多因素参与的复杂病理生理过程。最后,文章探讨了肝硬化PVT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慢性肝病患者中TCP和PVT的患病情况

TCP在慢性肝炎患者中的患病率为6%~16%,在肝硬化患者中高达76%~85%。PVT在肝硬化患者中的患病率约为0.6%~28%,并随肝硬化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升高。

关键观点2: PVT和TCP的发病机制

PVT的发病机制包括血流速度减慢、高凝状态、局部解剖结构改变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TCP的发病机制涉及血小板生成减少、破坏增加、分布异常和消耗增加等多因素。

关键观点3: PVT对肝硬化的影响

PVT可能增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风险,影响肝硬化及肝移植后患者的生存率。此外,PVT还可能成为危及生命的急症。

关键观点4: 高艳景教授关于PVT和TCP的研究

高艳景教授分享了关于PVT和TCP的抗凝治疗的研究结果,包括PVT对血小板生成与功能的影响,以及TCP与PVT的关系。其团队的研究还探讨了肝硬化PVT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关键观点5: 抗凝治疗的安全性

对于肝硬化PVT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尤其是血小板重度减少患者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尚没有定论。初步数据表明,在PLT>30×10^9/L时进行抗凝治疗可能是安全的。


文章预览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编者按 慢性肝病患者中血小板减少症(TCP)的患病率非常高,其中慢性肝炎患者TCP患病率为6%~16%, 肝硬化患者TCP患病率高达78%。TCP与肝病患者诸多不良结局密切相关,近日,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高艳景教授 作题为《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抗凝治疗的安全性评价》的精彩报告。本刊特将报告内容整理成文,供读者学习。 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的诊断和发病机制 肝硬化门静脉血栓(PVT)是指肝硬化患者中门静脉主干和(或)门静脉左右分支发生血栓,伴或不伴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脾静脉血栓形成。PVT的发病率约为每年0.27/10万人。PVT在肝硬化患者中的患病率为0.6%~28%,并随肝硬化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升高。 PVT的发病机制为血流速度减慢、高凝状态、局部解剖结构改变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主要危险因素为感染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