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地球未来的变化及人类在其上的生存时间。重点考虑了太阳亮度增加、地球板块运动形成的'超级大陆'以及温度上升的正反馈效应等因素。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太阳亮度增加和恒星演化模型
太阳自从诞生以来一直在变亮,其亮度增加将导致地球的平均温度上升。在10亿年后,太阳的亮度预计会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百分之10,届时地球的平均温度将上升到47摄氏度以上,不再适合人类生存。
关键观点2: 地球板块运动和超级大陆的形成
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分为若干板块,这些板块的运动受地球内部活动的驱动。在大约2.5亿年后,科学家预测地球将形成下一个'超级大陆',这会导致地球的平均温度明显偏高。计算机模拟显示,届时地球的平均温度将上升至46.5摄氏度,并持续数千万年。
关键观点3: 温度上升的正反馈效应
温度上升会导致极地冰雪层融化,进而降低地球表面的反照率,使地球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推动温度继续上升。这种正反馈效应将加剧地球平均温度的上升幅度。
文章预览
宇宙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地球当然也不例外,可以想象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终有一天,地球不会像现在这样适合我们人类生存,那么,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人类还能在地球上生存多久呢?对此,过去曾经有一个较为常见的答案就是50亿年,而之所以这样说,其实是因为太阳。 正如我们所知,太阳的光和热来自于其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其消耗的“燃料”绝大部分都是氢。然而太阳的“燃料”并不是无限的,在大约50亿年后,太阳核心反应区的氢就会消耗殆尽,在那个时候,太阳的主序星阶段就会终结,随后演化成一颗红巨星。 根据已知的恒星演化模型,当太阳演化成红巨星之后,其直径会增加至现在的200多倍,以至于其表面会扩张至地球的公转轨道附近,而这也就意味着,那时的地球很可能被太阳直接吞噬,就算侥幸没被吞噬,也会被“近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