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了近期计算机、半导体等行业的热度,并深入分析了成长股与价值股的走势。文章通过对比长江证券发布的中性行业指数与A股整体表现,探讨了成长因子的崛起和价值因子的相对强弱。同时,介绍了Smartbeta指数的概念和优势,并以500质量成长ETF为例,详细解释了其选股标准和超额表现。最后,对鹏扬基金在Smartbeta指数投资方面的主动性和用心程度进行了评价。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章概述了计算机、半导体等行业的热度,并探讨了成长股的讨论焦点。
文章提到行业的火热和成长股的讨论,介绍了行业细分领域的潜力以及宽基指数的冷暖。
关键观点2: 文章分析了行业中性因子的表现,比较了价值流因子与成长流的状况。
文章通过比较中性因子与A股整体表现,讨论了价值因子如红利、低估值的表现,以及成长因子的相对强弱。
关键观点3: 介绍了Smartbeta指数的概念及优势,并以500质量成长ETF为例详细解释。
文章讲解了Smartbeta指数背后的选股策略、选股标准以及与传统指数的差异。通过实例500质量成长ETF的详细解析,展示了其相对于中证500的超额表现和管理优势。
关键观点4: 对鹏扬基金在Smartbeta指数投资方面的主动性和用心程度进行了评价。
文章提到了鹏扬基金在Smartbeta指数投资上的主动性和与指数公司的合作优化,以及其为基民提供的投资载体和较低的管理费用。
文章预览
Deepseek 的火爆,让近期计算机、半导体等板块又是火热,堪称是“9·24”后新一波。 那么,成长股的春天是不是又来了呢? 当我们讨论成长股时,到底在讨论什么? 我们曾经以行业的视角,讨论过很多次计算机、机器人、半导体这些细分成长行业的潜力。 我们曾经以板块的视角,讨论过创业板、科创50 这些成长板块宽基指数的冷暖。 但终究,这些都是间接的观察。最核心的,还是要回到因子层面。 长江证券战略数据组发布的行业中性系列指数,是我一直喜欢的观察对象。每天更新的数据复盘中也有“长江行业中性因子对比”的环节。 这个指数系列,基于与 A股整体一样的行业权重,在剔除了行业偏性的干扰之后,可以更好的观察一个因子的表现。 当然,要洞悉一个因子是否走强,还是需要将其与 A股整体比较,所以下面的比较,都会基于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