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背景】 全固态电池因其在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方面的潜力而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其中的研究热点是无机锂超离子导体电解质,它们能够实现与液态电解质相媲美的快速离子传输。尽管这些材料具有巨大潜力,但能够同时实现超离子导电性并满足所有实际应用需求的材料仍然有限,因此通过系统化和合理的设计原则来扩大可能的固态电解质选择,变得尤为关键。 基于此,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Gerbrand Ceder教授团队 深入探讨了改善固态电解质离子导电性的各种结构和化学因素,以及每个因素对离子传导机制的影响。该团队强调了采用双重方法的重要性:利用结构因素实现高导电性的原型材料,并通过化学因素进一步优化离子电导率。通过这些见解,作者总结了超过40年的导体发展历史,提炼出推动当前领先超离子导体发展的关键概念。本综述不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