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关于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某些集采药品可能存在质量风险的调研情况,重点包括调研人员与专家沟通的信息、针对“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等问题的调研结果、一致性评价的相关情况、医院使用集采非中选原研药的情况、集采药品中选价与成本关系、以往发现的质量风险及处理情况、保障集采药品质量的考虑、完善集采政策的下一步计划等关键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调研与专家沟通的信息
调研人员认真听取了专家及医院负责人意见,深入相关科室提取数据资料,介绍了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具体做法和强化集采药品质量监管的措施。
关键观点2: 关于“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等问题的调研结果
针对这些问题,调研人员提供了详细的反馈,多数情况下来自他人转述和主观感受,7家医院均按规定报告了药品不良反应,集采的仿制药和原研药不良反应均未超出药品说明书和文献报道的范围。
关键观点3: 一致性评价的相关情况
我国推进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对仿制药进行一致性评价,严格遴选参照制剂,采用国际通行的严格标准,并且在药品过评上市后仍然坚持严格监管。
关键观点4: 医院使用集采非中选原研药的情况
医院可以自主选择品牌,可以选择采购非中选原研药。并非所有药品的原研药都一直在国内市场有生产销售,有的实际上从未进入国内市场。
关键观点5: 集采药品中选价与成本关系
中选企业反馈,中选价格能够覆盖成本,主要是因为直接进医院销量有保证,能充分利用产能降低边际生产成本,同时规模化稳定生产环境下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关键观点6: 以往发现的质量风险及处理情况
药监部门对发现的个别有质量风险的产品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医保部门与药监部门建立常态化处置机制,保障群众用药安全。
关键观点7: 保障集采药品质量的考虑
药监部门持续加强对药品质量的监督管理,鼓励临床医护人员科学规范开展临床研究,持续鼓励支持临床医护人员和医疗机构发挥专业特长,开展真实世界研究,更大范围考察药品疗效。
关键观点8: 完善集采政策的下一步计划
有关部门将严格坚持标准、细化组织实施、全程公开透明、全链条可追溯,持续完善集中带量采购政策,保障集采药品质量和供应。
文章预览
记者从国家医保局获悉,今年1月,有专家认为某些集采药品可能存在“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质量风险,有关部门派员调研了解情况。日前,参与调研的医保、药监部门接受了记者采访。 问:请介绍一下调研的有关情况,现场与专家们主要沟通了哪些信息? 答:调研人员认真听取了有关专家,以及瑞金医院、仁济医院、中山医院等7家医院负责人,外科、内科、麻醉科、药剂科等科室医护人员的意见。 听取意见的同时,还深入相关科室提取了相关数据资料。 调研人员向专家们表达了“开门办集采、登门听意见”,认真接受社会监督的诚意,介绍了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具体做法,介绍了强化集采药品质量监管的有关措施以及对发现个别有质量风险中选药品的处置情况,介绍了80多家三级医院开展的、覆盖超30万患者的集采中选药品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