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有一点瑕疵,都对不起国家!” 在山坳里奋战24年,“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对这句话念兹在兹。 南仁东在大窝凼施工现场(2013年12月31日摄)。 新华社发(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供图) 戴眼镜、小个头、一身工服……在贵州大窝凼,南仁东的塑像静静矗立,目光坚毅,凝望远方。 距离塑像不远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面向苍穹。 这,就是“中国天眼”!作为当今世界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这口“大锅”能望穿深空,接收到百亿光年外的电磁信号。 为什么要建这么一口“大锅”?1993年,日本东京举行的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科学家们提出,在全球电波环境继续恶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 参会的南仁东坐不住了,一散会就冲进同事房间:咱们国家也得建! 有人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