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关于绿色低碳产业赛道的发展情况,包括国内外企业和学术界的努力,以及科技、政策、市场等方面的结合,特别是中国石化、清华大学等相关企业和机构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中和目标方面的举措和成果。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全球绿色低碳产业赛道发展迅猛,中国石化等企业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中国石化通过调整组织架构、业务划分等方法重塑绿色低碳战略理念,优化业务资产配置,布局多元能源供应体系,攻坚绿色低碳技术,大力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作为顶尖学府,清华大学也在服务“双碳”战略过程中承担更多责任和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观点2: 科技发展需与政策、市场相结合,以解决实际问题。
黄晶指出,科技发展需要与政策、市场相结合,互相推动、互相促进。中国石化通过原创性科技攻关,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绿色低碳技术成果。未来方向在于依托科技创新和流程优化,以更高效、更低碳的方式实现绿色转型。
关键观点3: 氢能是重要的战略选择,为能源转型提供新路径。
中国石化积极打造第一氢能公司,建成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制绿氢示范项目。氢能作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不仅与传统电力、交通、工业、建筑等行业耦合发展,也是实现能源与电力自由化的重要抓手。
关键观点4: CCUS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托底技术。
中国石化创新建成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配套建成我国首条百千米级高压常温密相二氧化碳输送管道。中国石油也在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和CCUS产业的发展,依托强大的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优势,推动CCUS全产业链的发展。
关键观点5: 合作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推动力。
中国石化积极推动碳中和国际合作,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合作,在人才培养、科研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数字化技术如区块链技术也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新的工具,可以解决数据真实性和可信度的问题。
文章预览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如何竞逐绿色低碳产业赛道? 9月20日,2024清华大学“碳中和经济”论坛在京开幕。论坛以“‘碳’寻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来自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纷纷为低碳转型建言献策。 实现碳中和,既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责任义务,也是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机遇之下,挑战重重。怎样应对?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董事长马永生表示,制约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成本问题将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逐步得到解决。 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原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黄晶指出,科技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支撑,应对气候变化必须紧紧依靠科学技术。 明阳新能源投资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认为,新时代的中国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正朝着技术高端化和产业生态化的方向发展,通过不断的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