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文史哲杂志

枫树槭树辨:民族文化记忆视角下的必要正名

文史哲杂志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科技媒体  · 2024-08-31 18:3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关于枫树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以及《中国植物志》对枫树名称更改的争议。文章指出,枫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凝聚乡愁的树种,也是咏秋文学的重要意象。然而,《中国植物志》将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之外的枫树品种称为“槭”,这一做法可能淡化枫的民族文化记忆,导致大众与丰富深厚的枫树审美积淀产生疏离。文章从文献的角度对枫、槭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认为若将Acer属品种仍称为“枫”,枫香树回归其本名“枫香”,则更接近历史真实,也不会割裂传统。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枫树的传统文化意义

枫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乡愁,是咏秋文学的重要意象,具有独特的文化位置。

关键观点2: 《中国植物志》的命名争议

《中国植物志》将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之外的枫树品种称为“槭”,这一做法可能淡化枫的民族文化记忆,导致大众与枫树审美积淀的疏离。

关键观点3: 文献分析与文化理解

文章从文献角度对枫、槭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将Acer属品种仍称为“枫”,枫香树回归其本名“枫香”,更符合历史真实,也不会割裂传统。

关键观点4: 保护文化记忆的重要性

文章强调保护枫树名称的传统文化意义,认为这有助于维护文化的连续性和传承。


文章预览

摘  要 中国是世界上Acer属树木种类最多、覆盖面广泛的国家,Acer属众树(如三角枫等)和金缕梅科之枫香树在中国古代都被称作枫树。枫树是传统文化中凝聚着“乡愁”的重要树种,也是咏秋文学的重要意象,在具有文化象喻的众木中占据着较为独特的位置。不过,在我国编订完成的《中国植物志》中,有关编写人员脱离文献事实,不顾古代训诂大家的定论,依从日本人小野兰山等的所谓“考证”,将枫香树之外的众多枫树品种改称“槭”。此举极有可能淡化“枫”的民族文化记忆,导致大众与丰富深厚的枫树审美积淀产生疏离,使那些优美的咏枫篇什和枫树意象所营造的审美境界失去附着的语词,进而淡出人们的情感世界。其实除了辞书之外,作为树名的“槭”目前所能见到的相关文献只有两三条,这样的文献依托和俯拾皆是的枫的记载相比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