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新京报记者发现,尽管银行贷款年利率看似合理,但加上高额保费后,三位贷款人的年利率大幅上涨,直接加重了贷款人的负担。涉及阳光财险、大地保险和太保产险等公司的个人贷款保证保险产品因收取高额保费引发投诉。监管已关注此问题,并强调确保借款人综合融资成本符合相关规定。个人贷款保证保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个人资金需求,但其保费之高引发了质疑。律师提醒借款人注意综合融资成本应不超过年利率24%,并关注借款合同中的条款。此外,贷款中介在销售过程中可能存在搭售行为,增加借款人的负担。法院已有对贷款人有利的判决,强调保险公司应履行告知说明义务并建立适当性管理制度。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高额保费导致贷款人综合融资成本上涨
银行贷款年利率看似合理,但加上保费后,三位贷款人的年利率大幅上涨,超过了正常标准,直接加重了贷款人的负担。
关键观点2: 多家保险公司涉及个人贷款保证保险产品引发投诉
阳光财险、大地保险和太保产险等公司推出的个人贷款保证保险产品因收取高额保费被投诉。
关键观点3: 监管关注并强调确保借款人综合融资成本符合规定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已发布相关通知,强调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应确保借款人综合融资成本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关键观点4: 个人贷款保证保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个人资金需求
个人贷款保证保险作为一种增信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个人资金需求,但其高额保费引发了广泛质疑。
关键观点5: 律师提醒借款人注意综合融资成本及合同条款
律师提醒借款人注意综合融资成本不应超过年利率24%,并关注借款合同中的条款,防止被不合理的收费增加负担。
关键观点6: 贷款中介可能存在搭售行为
一些贷款中介在销售过程中可能存在搭售行为,要求借款人购买个人贷款保证保险产品,从而增加借款人的负担。
关键观点7: 法院已有对贷款人有利的判决
一些法院已从综合融资成本角度出发作出判决,强调保险公司应履行告知说明义务并建立适当性管理制度。
文章预览
新京报记者据银行官方APP计算发现,尽管张扬、杨毅、李明的银行贷款年利率分别为3.99%、5.9%和7.6%,但若加上保费,三位贷款人的年利率(单利)则大幅上涨,分别超过了23%、25%和24%,这直接加重了贷款人的负担。 新京报记者 | 潘亦纯 编辑 | 岳彩周 校对 | 贾宁 “贷款 30 万元,每个月要交 2550 元保费, 36 期合计保费达 91800 元,远高于贷款利息总额。”通过投保太保产险的太享贷获得贷款的李明(化名)向记者展示了其个人贷款保证保险保险单和信托贷款合同。 这并非个例。近期,新京报记者在投诉平台上发现,阳光财险旗下的阳光闪贷保、大地保险旗下的大地时贷险和太保产险旗下的太享贷等均因收取高额保费被投诉。截至4月13日,平台上包含相关关键字的投诉合计超3000条。 若加上保费,李明贷款的综合成本超过了24%。图片 来源/
………………………………